文/陳韻涵輯
噪音汙染對人體的傷害僅次於空氣汙染,噪音不只會影響聽力,嚴重可能傷害身心健康並影響學習專注力。噪音在無形中傷害人們的健康,人們卻鮮少談論噪音危機。
英國倫敦大學聖喬治醫學院公共衛生教授夏綠蒂‧克拉克(Charlotte Clark)表示,「這是一場公衛危機,許多人的日常生活暴露在大量的噪音環境當中。」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蓋勒(James Gallagher)在克拉克的協助之下,透過心律偵測器和皮膚汗腺偵測器,驗證各類噪音對人體的影響。
●交通噪音 造成心臟負擔
當蓋勒聽到世上最嘈雜城市孟加拉首都達卡(Dhaka)的交通噪音,一股龐大壓力油然而生,他自覺深陷壅塞車陣;科學儀器顯示,蓋勒的心跳加速,皮膚分泌汗水。
克拉克解釋,「這些證據充分顯示,交通噪音可能對心臟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接著,克拉克讓蓋勒聆聽愉快的音樂平復身心,但犬吠聲(約60分貝到80分貝)和鄰居的聚會聲響則讓蓋勒的情緒再次出現負面反應。
●聽到聲音 會有情緒反應
克拉克說明,人們會對聲音產生情緒反應,當耳朵檢測到聲音,聲波傳進大腦,腦中處理情緒反應的杏仁核(amygdala)便會進行情緒評估。
另據科學新聞探索(Science News Explorers)報導,美國紐約水牛城大學助理教授孫為(Wei Sun,音譯)解釋,「我們的耳朵捕捉聲音,但我們用大腦聽。」他解釋,聽覺神經將聲音訊號從耳朵傳進大腦,腦中的神經細胞透過相互發送電子訊號來處理該這些音訊,這種電荷活動負責辨識我們所聽到的聲音。
美國西北大學的聽覺神經科學家妮娜‧克勞斯(Nina Kraus)與同事分析聽者大腦的活動區塊,她們讓受試者戴上內嵌電極的頭盔,當受試者的耳朵聽見聲音時,感測器便會捕捉大腦活動對於聲音反應的區塊,包括思考、移動、感覺和判斷能力等。
身體對於聲音的反應是「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又稱急性壓力反應)的一部分,幫助我們對聲音做出快速反應,就像掠食者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衝過灌木叢一樣。
克拉克說:「當聆聽者的心跳加速,神經系統啟動,便會釋放壓力荷爾蒙。」這些反應在緊急情況下是好的,但與時推移,長期下來便會造成傷害。
●長期聽噪音 有失智風險
克拉克說:「若長期暴露於噪音環境,人體持續處於壓力狀態,將提高罹患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第二型糖尿病,甚至失智症的風險。」
●就算睡著 噪音無孔不入
噪音無孔不入,就算睡著了,耳朵也是會持續聆聽環境聲音。克拉克說:「耳朵無法『關閉』,它持續在聽,身體就會有所回應,例如心跳加快,這些都是在人們入睡後發生的事。」
只要是聽者不想、不需要聽見的聲音,都能稱作噪音。
世界衛生組織(WHO,簡稱世衛)的噪音研究員瑪麗亞‧佛拉斯特(Maria Foraster)表示,噪音讓西班牙巴塞隆納每年約有300人心臟病發作,30人死於交通噪音。此外,噪音導致歐盟每年1.2萬人早逝,且影響數百萬人的睡眠和心理健康。
佛拉斯特表示,人們雖然可以在超過60分貝的交通噪音環境附近,坐在咖啡廳與人交談,但這並不健康。她認為,對心臟有益的聲音是53分貝,「這代表一個相當安靜的環境」,而入夜後要更安靜。
●噪音傷身 一般人難理解
佛拉斯特認為,噪音對健康的影響,相當於空汙的水準,卻因為看不見而讓人難以理解。她說:「我們習慣理解,有毒化學物質會影響健康,但要理解噪音這類物理因素也會傷害健康,卻不是那麼容易。」
交通噪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尤為顯著,但許多人卻已習慣這樣的移動模式與環境。如果解決噪音問題代表必須改變生活方式,這恐怕會有問題。
佛拉斯特指出,交通噪音是城市與郊區最常見的噪音汙染源,汽車喇叭的聲音約90分貝,公車、巴士的聲音約為100分貝,其次是火車和飛機(約130分貝)的聲響。有趣的是,人耳需要休息超過16小時,才能彌補暴露於100分貝噪音環境下兩小時的傷害。
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Barcelona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助理教授納塔莉‧穆勒(Natalie Mueller)原先計畫在巴塞隆納打造500多個低噪音干擾的「超級街區」(superblocks),估計可降低該城市的噪音約5%到10%,但在實際執行層面受到政府與市議會的阻撓,實際上只落實了6個超級街區。
●影響篇/超過45分貝 難以成眠 日積月累 有損記憶力
世界衛生組織多年前將65分貝以上的噪音定義為汙染,而當75分貝以上的聲音有害健康,超過120分貝則會讓人感到痛苦。世衛去年一項共同新研究透過82項標準,更妥善評估環境噪音對健康風險的影響。
科學新聞探索網站指出,噪音對生理的影響包括呼吸與脈搏加速、血壓飆高、頭痛,嚴重則會胃腸不適,甚至心臟病發作;在心理層面,噪音會讓人感到疲勞、焦慮、壓力和歇斯底裡。
世衛數據顯示,睡眠時的環境音量不該超過30分貝,超過45分貝則會難以成眠。
噪音會影響人們的專注力,日積月累影響學習並有損記憶力。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研究指出,每8名青少年就有1人因為過度暴露於噪音環境,而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過往研究指出,未成年人不應接觸大於75分貝的聲音以免聽力受損,這約莫是吸塵器的音量;另有一項西班牙的研究指出,噪音會影響兒童的記憶力發展和專注力。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8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