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韻涵輯
新聞故事:澳洲傳奇捐血者哈里森(James Harrison)的血液中含有罕見的「Anti-D」抗體,被譽為「金臂人」。這種抗體可用於製造藥物,治療新生兒溶血症。哈里森2月17日辭世,享壽88歲,他畢生捐血1173次,拯救逾200萬名嬰兒的性命,也鼓勵人們挽袖捐血。
澳洲紅十字會旗下機構「生命之血」(Lifeblood)3月1日發聲明表示,哈里森在新南威爾斯州一間養老院,於睡夢中安詳辭世,該機構向他畢生的貢獻表達崇高敬意。
哈里森14歲時因重病接受胸腔手術,切除部分肺臟,並接受大量輸血,住院長達三個月。此後,他決心捐血回饋社會。哈里森說:「手術完成後,我就一直想著未來要捐血。我不知道那場手術有多少人救了我,我與他們素未謀面。」
1954年,哈里森年滿18歲便開始定期捐出全血和血漿,後者是透過分離術捐血的方式,將捐血人的血液抽出,藉由血液分離機分離出血小板或血漿等血液成分,再將紅血球等其他成分立刻輸回捐血人體內,分離術捐血的時間相對較長。
「生命之血」指出,哈里森每兩周做一次分離術捐血,「從未錯過任何一次捐血預約」,直到81歲不能再捐血為止。該機構統計,哈里森在1954年到2018年間共捐血1173次,且「不求任何回報」。
哈里森的血漿經檢驗後,發現含有Anti-D抗體,可用來治療「新生兒溶血症」,此症是血型Rh陰性母親與Rh陽性胎兒血型不合產生的危險免疫反應。懷孕期間,母體受到胎兒的抗原刺激,導致母體產生抗體,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會破壞胎兒的紅血球,導致新生兒出現貧血、黃疸或溶血等症狀,嚴重可能死亡。
「生命之血」指出,約17%澳洲孕婦需要注射Anti-D免疫球蛋白,但澳洲定期捐贈血漿的人數只有不到200人。
哈里森不僅是澳洲首位,也是捐血次數最多的血漿捐贈者。他於1999年獲頒「澳洲勳章」(Order of Australia),這是澳洲最高的平民榮譽之一。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8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