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民間企業和家長安排小朋友泳渡基隆嶼,曾因集資引發議論。主辦方將過去兩年泳渡訓練和挑戰過程,拍攝成紀錄片《小泳士的大勇氣》,首映獲回響,近期將在華山舉辦特映場,希望透過紀錄片傳達冒險不等於危險觀念,鼓勵各行各業的人都可嘗試走出舒適圈。
樂福運動休閒公司成立「Love&Dream運動推廣」粉絲專頁,號召不同競技領域運動員組成運動推廣團隊,希望突破框架,創造良善運動環境。
這部紀錄片緣自Love&Dream水域活動學員的家長錢星瑋,一開始只是單純支持教練,及與想為小孩留下成長回憶,逐步拍攝影像,後來才有剪輯紀錄片的構想。
錢星瑋說,進入紀錄片後期製作流程,他才慢慢意識到或許不只是單純紀錄,小泳士有多厲害,或是破了什麼紀錄,而是跟更多對話,我們是否被既有的認知與經驗限制,讓我們變得不敢嘗試?
《小泳士的大勇氣》紀錄片昨在國家電影文化中心首映,籌辦紀錄片相關作業的蔡松祐表示,先前曾集資平台募資,但安排一群7至11歲小朋友泳渡基隆嶼,引發外界質疑聲浪。回顧過去集資失敗到首映成功,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
蔡松祐說,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要謝謝所有團隊夥伴付出及來各界的支持,這部紀錄片見證孩子克服恐懼,游向夢想的精神,影片聚焦孩子們的奮鬥過程,並探討活動背後的波瀾起伏。
因為首映反應熱烈,紀錄片團隊規畫3月16日將在光點華山舉辦特映會,讓更多關心冒險教育、戶外挑戰與兒童成長的觀眾,也能觀看孩子們的勇氣之旅。未來也希望能爭取企業包場、校園巡迴方式,鼓勵更多家長與孩子勇敢面對挑戰。
好讀本周五問:
1.你覺得「冒險不等於危險」是什麼意思?
2.小泳士們挑戰泳渡基隆嶼一定遇到許多困難。你認為最大的挑戰會是什麼?你會如何克服?
3.「舒適圈」是什麼?你曾經嘗試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嗎?結果如何?
4.你有像小泳士想挑戰的目標嗎?你家人會如何反應?你會希望他們扮演怎樣的角色?
5.小泳士們在面對挑戰時,展現了哪些特質?你從中學到什麼?
3月6日/周四中午12:00截稿,獲刊登者贈小禮一份,另選特別獎贈神祕禮,本期禮物於4月後寄送。
想要投稿的同學,請登入/註冊「會員專區」至「圖擊隊當期文章」投稿喔!
https://udncollege.udn.com/uc-member/
好讀五問
1. 你覺得「冒險不等於危險」是什麼意思? | |
特別獎—張然茜(台東新生國中715) | 冒險是勇敢探索未知,透過準備與判斷降低風險;危險則是不顧後果,容易導致傷害。關鍵在於謹慎而非魯莽行動。 |
黃予潔(彰化彰安國中706) | 冒險指挑戰未知或進行某些新奇的活動,這可能帶來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危險則是指某種有可能帶來傷害或損害的情況。這句話想表達的是,冒險是安全可控的,只要有適當的準備、訓練和規畫,它就不一定會帶來危險。 |
段禹妃(新竹新湖國中802) | 冒險可解讀成「挑戰自我」,只要在正確的環境下,準備好安全措施,並進行合適的活動,就可以開心享受其中的樂趣,就像我們學校舉辦的「攀樹課程」一樣,有安全繩、有教練進行技術指導。 |
顏宇婕(新竹培英國中824) | 冒險是挑戰未知或新事物,不一定會帶來危險。冒險可以是安全的,並且有助於成長與學習。危險是另一回事,指可能造成傷害的情況。 |
莊舒涵(新竹光武國中903) | 「冒險」是挑戰自己不曾做過的事,是內在的改變;「危險」卻是將自己置於險境。 |
陳宥吏(台北介壽國中914) | 這句話表達出鼓勵我們勇於冒險犯難,嘗試自己不曾做或不敢做的事,但在這其中又不會過度強迫自己,或為了達標做出危害自身安全的行為。 |
王紹慈(台北百齡高中國中部706) | 冒險是探索未知,風險可控;而危險是可能帶來傷害的不可控因素。兩者不等同。 |
周子原(台北東湖國中904) | 冒險是好奇、想嘗試或突破的行為,並不意味著一定是危險、會遇到多重難關,最後搞到遍體鱗傷的。 |
陳奕恩(台北金華國中817) | 冒險本身不一定帶有危險性,是探索新領域或挑戰自己沒試過的事物,過程可能充滿挑戰以及不確定性,不過冒險不一定和危險直接相關。 |
2. 小泳士們挑戰泳渡基隆嶼一定遇到許多困難。你認為最大的挑戰會是什麼?你會如何克服? | |
特別獎—張然茜(台東新生國中715) | 海流變化與體力消耗最具挑戰,可透過耐力訓練、掌握潮汐資訊、分段目標與團隊合作來克服。 |
陳又嘉(新北鷺江國中818) | 是意志力,我會想著辛苦訓練的樣子,忍耐到終點。 |
周韋彤(新北蘆洲國中811) | 內心會害怕,我會每天多練習一點,克服對海、游泳的恐懼。 |
陳濼羽(新北辭修高中國中部304) | 體力不足,我會中途休息一下,真的撐不下去會即時呼救,確保自身安全。 |
陳宥竹(新北新莊國中802) | 最大挑戰是體力,如果訓練不足,中途體力透支的機率非常大,但克服的唯一方法應該也只能靠時常練習了。 |
洪韶璟(新北桃子腳國中小805) | 海流與體力,我會透過耐力訓練、學習應對海流,並進行模擬訓練來克服。 |
嚴吉弦(台北懷生國中803) | 最大的問題應該是體力,7到11歲的孩子,有些才剛升上國小一年級,要克服應該不難,只要在挑戰前刻苦訓練。 |
陳廷嘉(台南民德國中705) | 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耐力,可能游到一半就沒力了,但我會持續鍛鍊自己的體能,確保我能成功。 |
謝祐浤(台南西港國中802) | 最大的挑戰可能是身體耐力和心理素質的考驗。長時間在海中游泳,需要強健的體魄;同時,面對未知的海域,也需要堅定的信念和勇氣。為了克服這些挑戰,我會加強訓練,保持積極的心態,並與隊友互相鼓勵支持。 |
3. 「舒適圈」是什麼?你曾經嘗試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嗎?結果如何? | |
特別獎—張然茜(台東新生國中715) | 舒適圈是熟悉、無壓力的環境。我曾挑戰公開演講,雖然緊張,但獲得成長與自信,發現突破帶來的成就感。 |
許茗棨(新北金山高中國中部202) | 舒適圈是自己感到安心舒服的事,我嘗試過出走但沒成功。能讓自己感到熟悉、讓自己開心的地方,我不想出去。 |
魏心榆(新北江翠國中813) | 「舒適圈」是習慣的環境。我選擇到非學區的學校就讀,但陌生的環境並不會讓我感到不自在。 |
吳其恩(新北大觀國中704) | 舒適圈就是在新的嘗試前,所擁有的安全地域。小學的我不敢去參加任何競賽,覺得自己比不過別人,但高年級時在老師的鼓勵下去參加語文競賽,並且得到名次。 |
袁晨書(新北三峽國中817) | 舒適圈是平常熟悉的生活模式、人、事、物。我曾參加過全民運動會,集訓很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 |
李棠琪(花蓮瑞穗國中) | 舒適圈我覺得是在自己做的到的範圍內。我也曾想要做的更好而去嘗試,比如:跑步,運動會時跟別人比賽 結果最後一名。 |
吳昊翰(花蓮豐濱國中701) | 舒適圈是你習慣的地方。我對學攀樹有恐懼,但老師說一定要學學看,最後我成功爬到樹上,享受了樹上新鮮的空氣。 |
吳裴芸(苗栗大同高中國中部201) | 舒適圈就是做自己擅長或習慣的事。小學時參加了我一直很害怕的田徑隊,但其實也沒我想的這麼糟,反而很有趣。 |
陳叡恩(苗栗西湖國中702) | 一個小又淺的泳池旁邊有一個大又深的泳池,舒適圈就像小泳池,要跳離小泳池,逃脫舒適圈才能變得更強大。我試過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4. 你有像小泳士想挑戰的目標嗎?你家人如何反應?你會希望他們扮演怎樣的角色? | |
特別獎—張然茜(台東新生國中715) | 我希望挑戰長篇寫作,家人可能擔心影響課業,但若他們支持並給予鼓勵,會讓我更有動力堅持。 |
張騏瑨(高雄前金國中705) | 我想在全國比賽中拿前4名保送高中,家人一定會感到驕傲,我希望他們在旁鼓勵我並為我加油。 |
李幸哲(苗栗西湖國中702) | 我現在的目標是出國遊學,因此我每天都努力念英文,家人也很欣慰,我希望家人在我壓力大時能當傾聽者,這就足夠了。 |
張芷宣(苗栗大同高中國中部201) | 我想挑戰長跑比賽,家人可能會擔心但會支持我。我希望他們鼓勵我、陪伴訓練,並在比賽時為我加油,給我信心和動力。 |
黃裕凱(花蓮瑞穗國中702) | 我的目標是當廚師,家人都很贊成,我希望他們能當食客,吃我煮的或炒的東西。 |
藍晨芸(宜蘭復興國中915) | 我希望未來我能自己出國旅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我媽肯定會因為擔心而反對,我更希望她能支持我。 |
黃柏彰(台南崇學國小610) | 我的目標是學會游泳!家人可能會擔心我害怕,但也會鼓勵我多練習。我希望他們支持我,幫助我克服恐懼。 |
許廷羽(宜蘭復興國中911) | 我的目標是成為偶像的站姐,能幫我的偶像捕捉最好看的瞬間。家人其實並不是很支持,但這是我很喜歡做的事,也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我的興趣並支持我。 |
林亞筑(桃園楊明國小402) | 我以前就立志要當英文老師,也很認真學習英文。家人支持我的夢想,幫助我學習英文。我希望家人們可以繼續陪伴我,在我遇到困難時指引明燈。 |
5. 小泳士們在面對挑戰時,展現了哪些特質?你從中學到什麼? | |
特別獎—張然茜(台東新生國中715) | 他們展現毅力、勇氣與團隊精神,我學到挑戰極限時,信念與準備比天賦更重要。 |
林子綺(台南學甲國中104) | 有勇氣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我在小泳士們身上學到勇於嘗試,凡事嘗試看看,才會發現事情的有趣,找到自己的潛能。 |
蔡耀鴻(台南崇學國小610) | 敢於嘗試未知,即使害怕仍然前進,且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我學習到:成長來自於各種挑戰,不論結果如何,只要有嘗試都能帶來新的經驗。 |
曾歆閔(台南西港國中702) | 小泳士們展現了堅韌、勇氣和團隊合作的特質。從中我學到面對挑戰時,積極心態和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
洪浚程(台北金華國中817) | 在他們眼裡基隆嶼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但他們沒有放棄,持續的前進。這種對夢想的執著和堅持很值得我們學習。 |
凃彥辰(高雄前金國中705) | 他們在面對洶湧的海浪時,那種不想被輕易擊倒的精神讓人敬佩。 我從中學習到不管面對多難的事情都不要放棄。 |
賴紫嫣(新北金山高中國中部202) | 敢於挑戰未知、面對大海的恐懼,這本身就是一種勇氣。他們不是天生就不害怕,而是願意迎戰自己的恐懼。一切都是可以克服的沒有什麼做不到。 |
劉書睿(新北鷺江國中803) | 小泳士們在挑戰泳渡基隆嶼的過程中,展現了堅持不懈、勇氣、自律與團隊合作等重要特質。從小泳士們的表現中,我明白了挑戰自我是成長的機會,只要勇敢、堅持、努力準備,就有機會戰勝任何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