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韻涵輯
新聞故事:日本央行緩慢升息、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通膨,消費者和家庭主婦只好發揮創意來減輕物價高昂的痛苦,客廳「自耕農」蔚為風潮。
路透報導,大阪燒是東京家庭主婦望月桐奈(Kirina Mochizuki,音譯)菜單上常見的料理,不僅做法簡單、有飽足感且食材成本低。但東京1月的高麗菜平均價格是去年同期的3倍,望月每天去超市尋寶,搜尋打折蔬果,真的找不到便以海苔代替。二寶媽望月說,過去她往往直接丟掉青蔥的根部,而今則會留起來,水培栽種。
日本央行1月24日調升利率0.5%,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峰值。央行聲明中指出,許多企業今年有望持續調高員工薪資,但在過去的32個月裡,經通膨因素調整後的實質薪資,其實有29個月下跌,去年家庭支出的餐飲費占比(又稱恩格爾係數)締造40年來新高。
東京一顆高麗菜價格要價1000日元(台幣約212元),接近日本去年調漲的最低時薪1054日元。日本央行指出,白米售價可能持續走高到2026年春季,去年12月的白米批發價,也比前年同一時期多60%。
日本政府數據顯示,農產品價格居高不下,去年11月成人的蔬菜平均攝取量降至歷史低點,價格相對親民的「拌飯香鬆」或能灑在白飯上的調味料廣受歡迎。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濟」統計,拌飯香鬆去年的銷量突破新高。
劣勢環境中也有轉機。神奈川縣川崎市Youtuber中田和樹(Kazuki Nakata,音譯)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開始在家裡種植農作物,現在他的頻道有逾9.22萬訂閱人次,今年1月增加逾4500名新訂閱者。
中田前年辭去電子零售業工作,專心在家裡種菜,他用寶特瓶、鋁罐、廢棄塑膠籃,種植紫蘇、洋蔥和白蘿蔔等47種蔬菜。在家種菜的一大難題是通風,炎炎夏日不能開冷氣,妻子抱怨必須躲到房間哺乳,因為白天必須開窗簾,確保植物日照充足。
但中田認為犧牲有所回報,他成功利用堅硬的高麗菜根部種出新的高麗菜苗。他說:「家庭農場確實幫我們減少食物開銷,我想與大家分享成果。」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8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