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有議思「飲食大觀園」

閱讀有議思「飲食大觀園」

文/黃蕙欣

●問問你/什麼記憶 永留心中 什麼味道 抹滅不掉

考考各位同學,以下食物有哪些你曾聽說過?油蔥粿、涼圓、茯苓糕、狀元糕、鹼仔粿、月桃粽、鼎邊銼?如果同學們不常聽說這些食物,你可以問問祖父母輩,或許他們會告訴你這些食物的好滋味。這些可都是台灣相當傳統的美食!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飲食記憶,像是筆者的阿公常常騎著摩托車帶我們姊妹到傳統市場,吃著剛剛下好的水餃,而最重要的經典配角,就是最後那一碗有著麵粉味道的清淡麵湯。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人提供這樣的服務,這種味道存在記憶之中。只有在自己煮湯圓時,還能喝到這種熱熱的麵湯,那時就會覺得像隔著時空與阿公相遇。

從小到大的飲食經驗中,有沒有哪個食物的味道在你心中抹滅不掉?等你長成大人之後,對於飲食的記憶會是哪些?有沒有可能早餐是經典連鎖店的三明治加大冰紅、中餐是炸排骨飯、晚餐則來個速食漢堡與薯條?試著和同學討論看看你們這一代可能的飲食記憶是什麼吧!

●看現狀/美食多元 衝擊文化 食材原貌 愈離愈遠

隨著時代與文化的改變,我們的飲食文化也在環境中隨之改變,這回就讓我們聚焦在有美食國度稱號的台灣來討論飲食文化吧!你不妨假裝是個第一次降臨台灣的外星人,你會看到哪些飲食環境與文化呢?

在政治與地緣的因素下,除了傳統的台灣閩式料理之外,也有許多族群的料理風格,像是客家料理、雲南與原住民美食等,加上外來文化的交流,近年來有更多的飲食可供選擇,像是美式、日式、越南、泰式、韓式等,輔以外送經濟的蓬勃發展,除了選擇多樣,更可以在短時間內滿足我們的味蕾欲望,在台灣,多元美食的誘惑真的令人無法抵擋。但在眾多飲食文化衝擊下,台灣原本的飲食價值與內容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另外,現代人與真正的食物愈離愈遠,請你回憶一下,上一次陪爸爸媽媽到傳統市場是多久之前的事情?到大賣場或傳統市場購物,你們家又是哪一邊的比例比較高?由於現在的生活節奏與工作樣態有很大的改變,加上有些人不喜歡傳統市場的髒亂炎熱與吵雜,讓我們與真正食物的接觸經驗變得淡薄。尤其大賣場或超市,販賣的眾多食品通常已處理過,與原本的長相已相去甚遠。

●看速食/使用農藥 大量生產 多添加劑 超級加工

儘管我們有這麼多的種類可以選擇,但不可否認的是速食文化正強烈侵襲我們的飲食習慣。首先,大家思考一下什麼是「速食文化」?同學們直覺的聯想應該是麥當勞、肯德基、頂呱呱或漢堡王吧!如果要深入了解速食文化,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現在的速食文化首要來自美國近代所塑造的飲食文化。速食文化的特色是什麼?我們需要用更全面的思維來看待所有的速食生產過程,也就是「食材在生長過程中使用農藥或肥料,再透過工業化的大量生產,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採用人工添加劑與防腐劑的超級加工食品」。在速食文化的產業鏈中,所有的環節都助長了速食文化的往前推動,也可說視其為工業化所產生的一種文化產物。

●看特性/速食文化 追求快時尚 講求效率 並非全好事

速食文化是追求快速的產物,為了達到快速必定要使用一些方法,以下這些特色可以增加食品產出速度與效率:

●一致性降成本 犧牲多元彈性

工業化的一致性會讓所有的製程都加快速度、效率增加之外,對成本也能達到精省效果,如何達到一致呢?像連鎖速食店每天會賣很多薯條,這些馬鈴薯無論生長在哪裡,都得是同一種品種,品種的單一與控制讓馬鈴薯更加一致化。而且由於消費者喜歡香脆的馬鈴薯,速食餐飲公司會收購更多的小農場讓它變成工業一致化生產的大農場,在這樣的狀況下,一致化的口味造成文化一致性,不僅讓傳統文化消失,也讓許多品種與季節不同所產生的作物彈性也消失,使得更多不同風味的農產品無法在產業中繼續保留與耕種。我們現在彷彿活在沒有四季的國度,以前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作物,現在有時候夏天甚至吃得到以前冬天才有的水果,讓人失去時序感,食物也缺少了季節的音訊與美感。

●低價格好事? 犧牲應有報酬

能買到便宜的東西,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好事,但我們少花一分錢,就代表某個地方、某個人沒有拿到應有的報酬,例如,農民為了獲得穩定收入,所以與大工廠簽訂一個相對穩定的合約,但也因此必須在價錢上讓步。

●汰小換大 可能過渡消費

大型販賣店能以量制價,壓縮小店生存空間。有時候小店與小農或是某些社區內的經濟有聯繫,在這樣的商業機制下被迫截斷消失,人們反而得開車到比較遠的地區購賣大量商品,囤放一到兩個星期以供家庭使用,捨棄原本「吃多少買多少」的習慣,無形中造成了某些食物的浪費或是過度消費。

●追求方便 無形依賴外包

現在的生活肯定比以往方便許多,某種程度讓我們從瑣事中解放出來,也讓生活更加省時省力,達到事半功倍效果,比方外送服務減少疫情期間的生活不便,但也加速現代人追求方便的心理依賴。以往親力親為的飲食備製工作被外包與代勞取代之後,便利內化為現代人的價值觀,直覺上我們對於生活有主導權且充滿自信感,但是仔細想想,我們其實「被動」且「無知」,因為所有的食品做好送到眼前讓你我選擇,但我們對這些食品的生命歷程卻常常所知有限,這便是追求方便可能產生的後遺症。

●怎麼做/對資訊 了解並分析 對資源 珍惜非掠奪

改變① 了解食品產製過程

「You are what you eat!」身為聰明的消費者,學習注意產品包裝,了解產地與種植方式等相關資訊,有助你了解吃下肚子的產品含有哪些營養成分與食品添加物,食品資訊的分析與了解是現代人最基本的飲食素養。

改變② 當個容易滿足的人

學會珍惜所有的資源,而不是帶著掠奪的心態,只想著要更多!台灣有許多吃到飽餐廳,當人們看到這麼多的食物,的確會有大大的滿足感與幸福感,這是天性。但你可曾想過,如果今天只有一盤很簡單的食物,你是否會好好把食物慢慢品嚐?通常有那麼多的食物擺在眼前,我們只會想到不要虧本、多吃一點!這時候的食物只是填補心靈空虛感的物品,真是可惜極了!

改變③ 了解感受時令美好

台灣春夏秋冬四季明確,水果就像季節報時器,使我們體會時序輪替的美感,別強迫物種在不合時宜的季節出現,也是尊重自然永續的一種態度。

改變④ 慢慢感受飲食之美

速食文化標榜「快」,被快速餵養並得到立即滿足的大腦,一旦無法被滿足或是被迫減速,往往會產生寂寞感,例如,傳了簡訊之後,別人沒有立即回應,人們就會感到緊張焦慮。生活中各種的快速導致多巴胺持續分泌,大腦需要不斷地刺激,造成上癮。快速反應是你我慣常的狀況,所以學習在速食文化緩下腳步,慢慢感受飲食之美,是現代人值得學習的一件事。

●作者為台北金華國中健康教育科教師、教育部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團隊教師、健康教育好健談頻道主持人,曾獲台北特殊優良教師與教育部師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