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路給風走 降低都市溫度
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繪製出2011到2018年北北基桃中午平均溫度圖表,呈現都市熱島情形。圖/林子平提供

讓路給風走 降低都市溫度

文/記者林佳彣、楊正海、林麗玉、李承穎、鄭朝陽

新溫度時代 熱風出不去 涼風進不來 不尋常高溫恐成常態

今年夏天連番高溫常把台灣烤成紅番薯,台北市萬華區的艋舺公園內,一群長輩在樹蔭下用帽子、扇子搧風,80多歲阿嬤走出公寓,猛喊「受不了這麼熱的天」,在家吹冷氣太浪費,乾脆來公園走走。

公園旁西昌街巷道狹窄,風難吹入。這裡一處地下室,有一間間僅兩、三坪大無冷氣雅房,這裡是許多低收入獨居長者的「穴居」之處;中午時分,雖然每個房門都開著,仍濕熱難耐。在動輒35度以上豔陽下,機車族在數十秒紅綠燈下,常要忍受日曬和道路反射的雙重高溫;行人走在沒有遮蔭的人行道和廣場上,更像是火烤人肉般難受。

「這些弱勢族群就是都市的溫度難民」,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認為,受氣候變遷的暖化與都市熱島效應雙重影響,「新溫度時代」正拉開序幕,不尋常高溫恐成為常態。

林子平形容台北盆地像一個碗,萬華、中正、大同區就在碗底中央,熱氣一開始會集中在碗底,隨著熱氣累積,如果把熱氣帶往郊區的風量不足,也無冷空氣交流,熱氣便會滿溢,直到郊山、也就是碗的邊緣,會因風速更弱而停滯。

過去3年的都市熱島監測也發現,熱島已從盆地中央區,擴散至士林夜市、信義商圈及內湖科學園區,成為四大熱區。

在最新版「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這種跨行政區的都市高溫現象正在擴大,台北熱島已往東延伸至基隆河谷,往西南則深入大漢溪谷至桃園八德一帶,皆因河谷低窪容易蓄熱而導致高溫。換言之,從雙北到桃園八德已連成一條巨型的都市熱島廊帶。

特別是桃園區、中壢區、大園區因開發迅速擴張,恐透過大漢溪河谷區的連結,與台北的熱島合併,形成北北桃的巨型熱島。

林子平參與撰寫這分報告,他說,北北桃河道上的氣流恐怕難以應付巨型熱島的高溫,大漢溪及淡水河的降溫效果也將減弱;加上近年海水溫度上升,難驅動海陸風對流,恐造成北北桃熱風出不去、涼風進不來,市區持續增溫而成為全台高溫重災區。

除了北北桃,台中、彰化盆地區及台南、高雄內陸山區也是夏季高溫區,顯示都市高溫已無行政區界線,一旦全台熱島「島島相連」,成了增溫容易散熱難的大熱鍋,將加重人們承受高溫不舒適的「熱壓力」,且以人口密集、房產昂貴都市風險最高。

拯救溫度難民、找回舒適的都市生活環境須即刻行動。

建築高於路寬 易有「深街廓峽谷」效應 熱能蓄積難消

隨著建築密度增加、街道格局改變,阻擋原先流進社區的氣流,讓都市在夏季高溫下更像悶燒鍋,位於盆地的雙北市尤其明顯。讓路給風走的「城市風廊」漸成都市降溫顯學,聯合報記者與成功大學建築團隊在6月底實測風廊管制區內的建築周邊風速,得出「風速較強、相對舒適」結果,而在舊市區,則能體驗風速弱就格外悶熱的強烈對比。

新北市板橋的江翠北側重劃區,2013年由市府畫為新北第一個風環境管制示範區,這裡前有大漢溪,迎風面的新建築須遵守棟距至少10公尺、面寬比小於70%等規定。屋齡3年、相鄰的兩棟23樓高的A建案周邊,上午8點平均風速每秒0.9公尺,走在後方人行道的綠蔭時,涼風迎面吹拂不悶熱,體感溫度34.2度。

相距700公尺的B建案在管制區外,37層樓高的5棟相連建物,棟距小於3公尺,猶如一大面聳立的高牆,涼風只能在「夾縫」求生存,實測後方的平均風速只有0.2公尺,有時甚至無風,行人在豔陽下感到悶熱,體感溫度升至42.6度。

轉往新店溪連接雙北的華中橋,因河道即風廊,在橋上實測平均風速達每秒1.7公尺,比氣象署永和測站的0.8公尺強一倍。

華中橋另一側是台北高溫之最的萬華區,在捷運龍山寺站前空曠處測得最大每秒2公尺風勢,與華中橋上風速相當,證明風仍吹進萬華,但因建築過於密集、多數道路狹窄,造成小巷道幾乎無風。

不過,就在龍山寺站200公尺外的西昌街,風速卻降到0.7公尺以下,街上體感溫度達49.4度,騎樓有遮蔭則降到36.3度。

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分析,西昌街是舊城區巷道較窄,兩側建築高度大於路寬,高度及寬度比超過1,易產生「深街廓峽谷」效應,風不易流入,建物白天吸熱及空調排熱在街道蓄積難消散。

廣慈博愛園區是北市通風良好案例,5大基地建物7棟,棟距大綠廊帶多,空曠處平均風速每秒1.8公尺,比鄰近的信義測站零點3公尺強6倍。

林子平認為,廣慈博愛園區有完善都市設計準則把關,猶如小型生態社區,基地內部通道寬11至15公尺以上,建物塔樓棟距都超過10公尺,讓風容易流入。另外,園區人工遮蔭多,都有助體感降溫,與曝曬豔陽的空曠處比,體感溫差達8度。

林子平說,這裡的風廊氣流順暢,住民在室內和戶外行走都舒適,園區加寬的東西向風廊讓氣流加強傳遞,顧及公眾利益,是溫度正義最佳展現。

德國最早指認風廊 為涼風開路 台中納入容積獎勵 提高誘因

風是都市中的珍貴資源,每秒0.5公尺的緩速微風,具有1.7度的降溫效果;微風能幫助行人散發體熱、降低體感溫度。國際上多個城市早就善用郊區、海邊的自然風為市區降溫,不少城市用科學方法指認風廊,規範開發行為,為涼風開路。但台灣只見少數城市正要努力跟上,內政部的國土計畫則未見著墨。

以最早指認風廊的德國為例,在「德國聯邦自然保護法」嚴格保全城市風廊,例如法蘭克福在夏季利用河川的冷空氣幫市區降溫,在這條風廊路徑上,須盡可能保留最大面積的水域與綠帶,除避免新建物阻礙氣流,也要求既有建物增加綠化,讓氣流冷卻降溫的效果極大化。另在弗萊堡,為保全黑森林風能順暢地提供下風處的城市,甚至移除一座既有的足球場,另覓地點興建。

北市都發局科長謝佩珊指出,北市15年前就在新興開發區導入城市風廊管制手法,規範建物棟距等,留空隙給風走,包含北投奇岩生態社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南港區都市計畫納入景觀風廊概念,只是未科學化指認風廊。

新北市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11年前執行風環境管制示範區,讓大漢溪涼風能順暢吹進板橋市區,減緩熱島效應,去年增列林口工一產專區為管制區,要求建物棟距至少4公尺。

新北城鄉局科長吳敏漳指出,在新興重劃區如塭仔圳,也有類似河岸建築的要求,但因基地面積太大,全區規範風環境有困難,至今3個管制區尚未指認風廊走向。

雙北市都發局官員坦言,目前以重劃區較容易實踐城市風廊管控建築量體、留路給風走的理想。建築師徐佳鴻認為,雙北既成區地籍相對細碎,推動風廊不容易。

台中市都發局為提高通風誘因,也在容積獎勵項目納入「城市風廊」概念,基地通風率若達標,另給2%-5%的容積獎勵。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7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