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原地打轉 融化速度變慢

冰山原地打轉 融化速度變慢

文/陳韻涵輯

新聞故事:全球最大冰山「A23a」數月來受海底山脈造成的渦流影響,持續在南冰洋原地打轉,沒有漂往較溫暖的南大西洋,有助延緩冰山融化的速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A23a冰山自1986年從南極的菲爾希納-羅尼冰棚(Filchner-Ronne Ice Shelf)崩落後,冰山底部一直固定在威德爾海的海床上逾30年,2020年鬆動,朝世上最大的洋流系統「南極繞極流」移動,但該冰山今年春季再次停止移動,未進入較溫暖的南大西洋海域。

科學研究組織「英國南極勘測」與許多科學家密切追蹤A23a,且認為冰山在原地打轉是非常罕見的情況。

英國南極勘測海洋學者布里爾(Alexander Brearley)指出,面積將近4000平方公里的A23a受到洋流撞擊水下山脈「皮里海底山」(Pirie Bank Seamount)引起的「泰勒柱」(Taylor Column)地形效應,形成圓柱形旋轉水渦而滯留。科學家指出,A23a每天在原地自轉約15度,雖然緩慢消融,但不影響海平面上升,凸顯冰山的生命周期,以及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南極冰蓋。

皮里海底山高約1000公尺,A23a比這座海底山略小。布里爾解釋:「A23a的尺寸恰好被地形效應滯留,不會輕易被推開。」衛星影像顯示,冰山在原地停留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留意到A23a的特殊自轉情況,由於自轉速度極慢,無法即時觀察與發現。

布里爾說:「我們曾經研究過泰勒柱地形效應,但動機並非冰山,而是因為它們是一種可愛且有趣的海洋學現象,對海洋環流造成重要的影響。泰勒柱地形效應的特點是很小,通常海底山的寬度僅約100公里,冰山必須進入這個小區域,才會被困在地形效應內。A23a的情況令人訝異,從海洋學的角度來看則非常有趣。」

布里爾指出,只要旋轉的冰山仍被困住,其融化速度就會比向北漂流時還慢,無論冰山在哪裡融化,都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巨大冰塊會定期從冰棚脫落,而冰山崩解是自然循環的一部分。如同杯子裡的冰塊融化後,不會使杯內液面升高,但若陸地上的冰川或冰層掉進海裡並融化,則會使全球海平面升高。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7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