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三國軍師

你不知道的三國軍師

文/成君憶

●蜀漢鳳雛龐統 兼弱攻昧,勸說劉備入川

龐統比諸葛亮大兩歲;穎川名士司馬徽向來善於識人,龐統20歲時便前去拜見他。當時,司馬徽正坐在桑樹上採桑,龐統坐在樹下跟他說話,兩人從白天一直聊到天黑。司馬徽讚嘆說,沒想到南州地區還有龐統這樣的人,傑出得無人能及。龐統的名聲就此漸漸流傳開來。

龐統的伯父龐德公也很欣賞他,把他叫作「鳳雛」。但龐德公似乎更欣賞諸葛亮,稱他為「臥龍」。所謂「臥龍」,就是還在睡覺的龍馬;所謂「鳳雛」,就是年幼的鳳。按照古代聖賢的說法,龍馬和鳳都是難得一見的祥瑞,一旦現身,就意味著世界將會從動亂歸於祥和。後來,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人才,說:「無論『臥龍』還是『鳳雛』,只要你得到其中一個,就有希望平定天下。」

建安16年(211年),益州牧劉璋聽聞曹操要出兵攻打張魯,心生恐懼,便聽從別駕張松的建議,決定邀請劉備入川駐守葭萌關,討伐張魯,以抵禦曹操。爾後,劉璋派曾出使荊州的軍議校尉法正前去迎接劉備。法正上次出使之後,便折服於劉備,想要和張松一起歸順卻沒有機會。這次迎接劉備入川,法正直接向劉備獻策道:「劉璋是一個沒有智慧的人。以將軍的雄才,加上益州股肱之士張松的響應,您入川之後必然大有作為。益州外有蜀道的險阻,內有天府之國的富庶,將軍一旦奪取益州,將來成就大事,豈不易如反掌?」劉備聽得怦然心動,卻又顧慮重重。

龐統對劉備說:「曾經那麼繁華的荊州,已經變得殘破不堪。劉表時代曾經有過的人才,也已經流失殆盡。再看看東面的孫權和北面的曹操,荊州被他們夾在中間,想要與他們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是很困難的。相較而言,益州就是另一種景象,那兒不僅有一百多萬人口,還有肥沃的土地和豐饒的物產,所有物資都能自給自足,不需要依賴外面的供給。要是真的能夠奪取這個地方,那可就有了成就大事的根基。」

劉備把自己的顧慮告訴龐統,說:「我與曹操之所以水火不容,是因為有著不同的做人方式。曹操總是急功近利,而我卻總是放寬眼界;曹操為人暴戾恣睢,而我卻總是以仁義為念;曹操喜歡用詭計取巧,而我卻總是以忠信為本。這樣跟曹操反著來,我才能成就大事。我可不願意為了一些小利益而放棄我在人世間的信義。」

龐統回答:「權力更迭之時,想成就大業,僅僅依靠一條道路是不行的。兼弱攻昧,這是春秋五霸都做過的事情。我們如今處於逆勢,只能先取益州,待順勢之時,才可堅守。當然,我們仍然能以仁義相報答──等成就大業之後,給益州牧劉璋封國,如此便不算背信棄義。更何況,就算我們不拿下益州,也會有其他人把它吞併。」

劉備這才拿定主意,留下諸葛亮、關羽、張飛鎮守荊州,然後親領大軍,沿著長江逆流而上,進入蜀中。

●曹魏鬼才郭嘉 巧計如刀,臨敵制變取勝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非常器重的戲志才去世。這位戲志才究竟是誰,有什麼事蹟,我們已經無從知道了。曹操很傷心,他寫信給荀彧,請他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志才的謀士。荀彧推薦的人就是郭嘉。曹操便召見郭嘉,跟他一起談論天下大事。

交談之後,曹操滿心歡喜,對左右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就是這個人啊!」等到離開曹操的營帳,郭嘉也對送行的人說:「這才是我要找的主公啊!」

於是,曹操就把郭嘉留在身邊,任命他為軍師祭酒。所謂軍師祭酒,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

建安3年(198年),劉備被呂布打敗,走投無路,只好投靠曹操。謀士程昱說:「劉備是個英雄,一定要設計殺掉他。」曹操說:「如今正是我們招攬天下英雄的時候,殺一人而讓天下英雄心寒,我們不能這麼做。」

關於這件事有另一種說法,是郭嘉向曹操建議不要殺劉備。曹操問郭嘉怎麼看, 郭嘉說:「劉備走投無路投靠我們,若是被我們殺了,主公您就會背上妒賢嫉能的惡名。從此以後,人們怎麼能夠相信您呢?所以,我認為不可以為了劉備一個人,損壞您威加四海的聲望。」曹操認為郭嘉說得對。

但郭嘉接著又說:「劉備不僅自己有雄才,還總是能夠得到眾人的擁護。跟隨他的關羽、張飛也是萬人敵的勇將。這樣的人才怎麼會情願久居人下呢?雖然我們今天不殺他,但無論如何也要做好防範。」

在所有的謀士當中,曹操最喜歡的就是郭嘉。行軍時,他與郭嘉並肩而行;議事時,他與郭嘉同席而坐。郭嘉思慮縝密,幾乎到了算無遺策的地步,卻偏偏對他自己的健康問題失算了。建安12年(207年),郭嘉溘然病逝,年僅38歲。

曹操親自到靈堂祭奠他,哭訴說:「老天爺啊,你為什麼要奪走我的奉孝(郭嘉字)?」又轉頭對眾人說:「在場的各位與我都是同輩人,只有奉孝最為年少,我還想向他託付後事,沒想到他竟然先我們而去,怎不讓我肝腸寸斷!」接著,曹操又在寫給漢獻帝的奏章裡滿懷深情地說:「軍師祭酒郭嘉,跟隨我東征北戰,已經有11個年頭了。每當遇到重大的問題,都是由他來提供制變取勝的方案。我之所以能夠平定天下,裡面就有郭嘉的大功勞。」於是追諡郭嘉為「貞侯」,增加他的封邑,並指定他的兒子郭奕繼承他的爵位。

第二年,曹操南征荊州,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回想起郭嘉,曹操又是一場大哭,對眾人說:「假使郭嘉還在,怎麼會讓我落到這步田地呢?」

●東吳豪邁魯肅 三寸之舌,掀起赤壁之戰

魯肅從小就失去父親,在祖母的身邊長大。當時天下大亂,盜賊四起,民生艱難,但魯肅卻以氣概豪邁著稱於鄉里。建安2年(197年),周瑜慕名前來拜訪他,請他資助一些糧食。魯肅家中有兩座圓形的大糧倉,每座糧倉裝有穀米三千斛。周瑜剛剛開口,魯肅就隨手指向其中一座糧倉,把這座糧倉當作禮物贈送給周瑜。周瑜想不到世上還有這樣的慷慨之士,不禁為之傾心,認定他是一位值得交往的好朋友。

建安5年(200年),孫策在丹徒遇刺身亡,周瑜又把魯肅推薦給孫權。孫權在宴會中與魯肅談得非常投機。等到宴會結束,魯肅已經告辭而出,孫權又暗暗地派人把魯肅請回來,繼續和他談論天下大勢。

魯肅說:「以我的見解,在很長的時間裡,沒有人能夠剿滅曹操,而漢朝也因此不可能得到復興。當前的局勢,曹操好比是那個飛揚跋扈的項羽,而您所能夠效仿的,應該是漢高祖劉邦啊!如今北方正值多事之秋,您應該趁機揮軍西進,奪取物產豐富的荊州。這樣,您就可以利用荊、揚兩個州的財富,與曹操爭奪天下的主權。」

建安13年(208年),曹操從北方起兵南征。魯肅對孫權說:「荊州牧劉表已經去世,請您趕緊派我前往襄陽慰問他的兩個兒子,還有曹操的死對頭劉備,他正駐紮在襄陽的北面。從當前的局勢看,關鍵的人是劉備。我想要勸說劉表的兩個兒子接受我們的幫助,與我們聯合起來支持劉備,共同對抗曹操。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曹操就會趕在我們前面得到荊州。」孫權非常贊同魯肅的意見,立即批准了他的請求。

魯肅剛剛到達夏口,就聽說曹操的大軍已經進了南陽。等他日夜兼程趕到南郡,曹操已經渡過漢江,占領了襄陽。

魯肅當機立斷,馬上轉頭去找劉備。劉備剛被曹操打敗,非常落魄。魯肅就問他:「您打算怎麼辦呢?」劉備回答:「繼續向南吧,去投奔我的朋友蒼梧郡太守吳巨。」

魯肅反問他說:「您為什麼不選擇孫權將軍呢?如今,他身為江東六郡之主,麾下人才濟濟,又有精兵,又有糧草。我要是您,就會派遣一個心腹去見他,與他共同商議大事。而您所說的那個吳巨,不過是個庸才,哪有安身之地給您呢?」

諸葛亮也贊成魯肅的說法,便自告奮勇地向劉備請命出使東吳。

諸葛亮跟著魯肅來到柴桑。那時候,東吳的文臣武將們正紛紛勸說孫權投降曹操。諸葛亮當著孫權的面,與他們展開辯論。孫權起身去上廁所,回頭看見魯肅跟在後面,就問他:「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魯肅回答:「眾人各有各的打算,沒有必要跟他們討論大事。為什麼這麼說呢?以我自己為例,我可以投降曹操,而您卻不能。我投降曹操,還有機會回到故鄉做個小官,甚至可以一步步升遷上去,成為一州一郡的長官。可是,曹操會怎麼安置您呢?在您的前面,不是已經有很多前車之鑑了嗎?」

孫權感慨地說:「這些人滿嘴都是投降論,實在是讓我失望啊!而你是上蒼恩賜給我的,只有你才真心為我著想!」

隨後,孫權派人召回周瑜,與周瑜、魯肅共同商議抗曹大事。孫權任命周瑜為左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同時從水路、陸路發兵前往陸口,發起赤壁之戰,並最終大敗曹軍。(摘自《少年讀三國》叢書)

即日起至9月1日,好讀與聯合學苑推出「玩轉經典 跨領域三國」系列活動,結合閱讀、徵件、直播、有獎問答等活動,帶領讀者來一場「跨領域三國課」,翻轉你對三國的理解與想像!活動詳情請見聯合學苑,網址:https://udncollege.udn.com/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