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邱怡瑄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平均生產4億公噸塑膠。「減塑」近年成為各國焦點,共175國參與、希望終結全球塑膠汙染的「全球塑膠公約」,在去年展開首輪談判,目標明年底之前制定完成。
不過,「減塑」並非只出現在大國間的角力,對一般民眾來說,從日常回收到消費,就有許多可身體力行的減塑小撇步。
根據環境部統計,台灣去(2022)年的廢塑膠容器回收物約有20萬公噸,其中,寶特瓶原料PET塑膠是該回收類別之冠,共11萬公噸,相當於回收55億支600cc的寶特瓶。
寶特瓶可變成再生塑膠製品原料,這段「變身」的過程,除了倚賴清潔隊、回收商和處理廠的分工,能否在一開始獲得好處理的回收物,民眾的回收習慣是關鍵。
●撇步1/瓶身沖乾淨 垃圾不留瓶內
台灣廢塑膠容器再生處理業者、永溢環保科技的業務部副理蕭力捷認為,台灣民眾的回收習慣還不錯,以寶特瓶為例,約9成都是「瓶身淨空」的良好狀態;但仍有5%到8%的瓶子被塞入檳榔、煙蒂等垃圾,甚至裝過油漆、機油等不易去除的物質。他建議民眾回收前將瓶身沖乾淨,不要把垃圾留在瓶內,避免後續處理耗費更多水資源。
●撇步2/瓶蓋要蓋好 標籤不用撕下
除了淨空瓶身,蕭力捷說回收寶特瓶時,要蓋好瓶蓋,也不用特意撕下寫有商品資訊的標籤。因為,雖然瓶身、瓶蓋和標籤的塑膠材質不同,但回收處理廠可以透過密度差異有效地分離;如果把它們分開處理,可能只會有瓶身進到回收體系,體積較小的瓶蓋和標籤反而容易被民眾被當成垃圾丟掉。
●撇步3/標籤面積小 可從源頭減量
瓶身標籤回收後,通常會集中焚燒、再製成發電用的廢棄物燃料棒。蕭力捷建議,民眾在挑選寶特瓶飲料時,可選購標籤面積較小的商品。「從源頭減量,也是一件好事。」蕭力捷說。
●看現象/歐盟推廣 未達標課稅 再生材料 多廠商使用
歐盟近年推減塑,目標在2025年3成以上產品包材使用再生塑膠,未達標準就課稅,開始驅動業者使用回收處理後的「再生料」。塑膠再生造粒業者、豐溢綠能材料的營銷經理張福麟表示,台灣有許多替國際品牌代工的工廠,為了因應客戶需求,也開始在製程中使用再生料。
張福麟說,以前廠商使用回收材料,是為了省成本,但近年來對再生料的要求提高,高品質的再生料成本甚至會超過新料。例如,當塑膠造粒的顏色愈多,最後混合製成的再生塑膠品顏色就會愈深,若廠商下單要求顏色偏淺的塑膠造粒,就得投入更多人力「色選」,依照塑膠造粒顏色細緻分類。
張福麟指出,雖然再生料的終端價格高於新料,「但新料價格之所以相對低,是因為少算了環境成本。」正因如此,面對國際環保聲浪及歐洲課稅壓力,仍有愈來愈多廠商使用再生料。
那民眾接受再生材質嗎?根據張福麟觀察,台灣多數民眾不會特意選購再生塑膠製品;比起考量產品「材質」,台灣的消費者更容易受「品牌價值」影響。他舉例,例如本來就是特定品牌的愛好者、肯定經營理念,在該品牌使用再生料後,消費者就會因為品牌忠誠度而購買。隨著許多廠商開始使用再生料,他預期,消費者使用再生塑膠製品也會更普及。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7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