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宋奇勳撰寫
說到「排比」,相信作為學生的都不陌生;然而,卻可能僅止於不陌生,而談不上熟悉。每當分析國文考題中的排比,大家總能說得頭頭頭是道:三句以上結構和長度相當、意義相通的句群;但實際於作文中應用,卻往往不知為何使用、何處使用,甚至寫不出來。
究竟為何要創作排比句?在於排比句的效果:鏗鏘有力,突出重點。前幾年有句流行用語說道:「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說三遍」的目的其實就是加強語勢,使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如此重複強調重點的方式,放在寫作中便是排比。
既然排比的句子如此「吸睛」,我們便可以運用於「以行銷個人看法為主」的議論文首段用來開門見山,或文末用來畫龍點睛──藉此凸顯自己的觀點,進而加強說服的力道。
舉例而言,作者的觀點是閱讀有助於我們成長,卻僅將好處用一句話羅列:「閱讀,使人增長見識、胸襟開闊、目光遠大。」如此一來,難以在讀者腦中劃下深刻的印象;反之,「閱讀,使人增長見識;閱讀,使人胸襟開闊;閱讀,使人目光遠大。」排比的表達方式,透過相似句式的反覆出現,觀點與優勢的一說再說,更容易讓讀者「過目不忘」。
寫出入門級的排比句有三步:首先,觀察所要行銷的觀點,列出三個觀點帶來的益處,並用一句話貫串;例如:「無聊,可以讓我們激發創意、內化情緒、留心日常。」其次,將羅列益處的句子並列展開成為排比的句群:「無聊,可以讓我們激發創意;無聊,可以讓我們內化情緒;無聊,可以讓我們留心日常。」最後,針對三項益處做更具體的補充說明或修飾美化:「無聊,可以讓我們激發天馬行空的創意;無聊,可以讓我們內化惶惶不安的情緒;無聊,可以讓我們留心平凡而美好的日常。」
總歸而言,排比,讓觀點更加吸睛;排比,讓說服更加有力;排比,讓情感更加強烈。如此妙用無窮的排比修辭,怎麼可以不會用呢?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