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假新聞

如何破解假新聞

文/管中祥 
圖/本報資料照片

假新聞鋪天蓋地而來,各界都在苦思對策,作為閱聽人又該如何面對?有沒有什麼妙招可以讓我們破解假新聞的技倆?

●報導只是精華或片斷

首先,要知道從媒體中看到的訊息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被報導、被呈現的結果。所有新聞都是經由新聞從業人員針對事件進行的「選擇」與「組合」,例如,一場長達30分鐘的記者會要濃縮成一分半鐘的電視新聞或500字的文字報導,記者就得「選擇」他認為的重點,去蕪存菁,加上自己的旁白或其他訪問,將這些內容與先前挑出的重點重新「組合」,這則經過處理的1分鐘報導並不能完整呈現事件。這只是一場記者會,許多事件有其前因後果,有各式各樣的複雜歷程,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媒體挑出的「精華」或圈選出的「片斷」,換句話說,沒有一則報導是百分之百的「真實」,因此,閱讀新聞或任何資訊,我們都必須提高警覺。

●別被報導誤導「補腦」

其次,媒體有時只是報導部分資訊而非整體現象,我們千萬不要被誤導或者自行「腦補」。例如,新聞指出某個地區農產品價格下降,報導的主要內容在呈現該地區的情況,而非指涉整個台灣,但如果記者在內文暗示台灣都是這樣,或者和其他文章相互搭配,就會不經意引導讀者以為台灣的農產品價格大跌。

若是這樣,我們就得確認報導中提出的證據是否充足?是否能代表全台灣?或者只是以偏概全?不過,有時記者什麼「暗示」都沒有,但我們的政治立場會自動幫我們「腦補」,自行解讀成全台農產大跌價,這未必就是媒體的問題,而是讀者的問題。

又如,媒體常報導醫學或科學研究成果,好比「吃肥肉有助減肥」的研究結論,雖然有些論點與我們過去經驗不大相同,但如果有減肥需求的人,就可能信以為真。不過,在相信之前,要注意新聞是否報導完整的研究內容?或者只是呈現片段?如果吃肥肉真的有助減肥,是不是有什麼條件或是前提?適不適合自己的體質?有沒有副作用?這些都要一併思考,而非一廂情願地信以為真。

●沒來源的報導要小心

第三,這篇報導有沒有清楚標示來源。閱讀時首先注意報導是否寫上記者或責任編輯的名字,一般來說,記者或編輯掛名是要為報導負責,並增加可信度,但如果沒有,有可能是因為事件太過敏感(例如踼爆貪官污吏),媒體要保護記者,要不然就是內容可能是從某個網站拼湊而來,媒體要規避責任,若是後者,報導的可信度當然得大打折扣。

接著,還要進一步檢視報導內文是否也有明確的消息來源,或者只是寫出含糊籠統、沒有公信力的出處,若是不明確的消息來源,我們也要對這則新聞的真實性存疑。例如,有些媒體會引用「英國研究」,然而,是英國的那個期刊?那個實驗室?那個學者作的研究?這些單位是否具有公信力?如果都沒有?我們當然不能輕易相信。

除了專業知識、上述的小技巧,或者政府適當的規範,要能識破假新聞,更基本的是我們面對媒體的態度。人們會相信某家媒體的報導,往往是因為有某種心理或生理的需求,希望透過媒體得到滿足,又或是因為自己的立場與閱讀習慣,而不去檢視媒體報導的內容,習慣性地信以為真。若是如此,就不單是媒體的問題,我們反而要時時思辨、自我反思。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