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羽毛護熊鷹

仿真羽毛護熊鷹

文╱記者劉星君

一級保育類猛禽「熊鷹」,正面臨狩獵與棲地遭破壞生存壓力。熊鷹數量日稀,一根羽毛曾飆到5、6萬元,林務局推動仿真熊鷹羽毛繪製技術及鷹羽毛庫房,多管齊下護熊鷹。

熊鷹在排灣族、魯凱族傳統文化中有重要意義,傳說中族人死後變成百步蛇,百步蛇年老後羽化為熊鷹,這些傳說讓熊鷹不僅是傳統禁獵的神聖物種,飛羽也成為部落領袖、貴族和勇士的象徵。

●價格從萬起跳 甚至飆到6萬

黃永坤說,熊鷹面臨生存狩獵壓力,部落受現代化影響,近年熊鷹羽毛使用浮濫,買賣盜獵、棲地流失等隱憂,威脅熊鷹野外數量,熊鷹羽毛價格從萬元起跳,甚至飆到5、6萬元。屏科大教授孫元勳說,每隻熊鷹被拿來利用的鷹羽約15至20根,三角黑斑清晰的鷹羽、特別是第六根羽毛最值錢。

棲地流失也是生存一大威脅,黃永坤舉例,礦場開發對熊鷹負面效應影響大,原始林鏟掉變礦場,代表適合熊鷹生活的原始林正在減少,值得正視。

●推動仿真羽毛 曾遭部落疑慮

為緩解野外熊鷹羽毛取得壓力,屏科大野保所教授孫元勳在林務局支持下,邀請對熊鷹羽毛有深入觀察的工藝師鍾金男擔任授課講師,傳授仿真熊鷹羽毛的繪製技術,也推動熊鷹羽毛庫房。

屏科大野保所推動仿真羽毛工作坊3年,黃永坤說,一開始部落有8成族人難接受,族人認為,熊鷹羽毛會呼吸、有靈性。部落也有疑慮,憂心若無差別推動仿真羽毛,會讓配戴情況日趨浮濫。

黃永坤說,開設仿真羽毛工作坊,一開始邀請部落族人到屏科大上課,第二年調整方式走進原鄉,在鄉公所開辦課程,今年起深入部落,開課前要取得部落傳統領袖同意,參與學員要經部落領袖審核,課程邀請部落耆老講授在地文化,未來希望能到原鄉國小推動,讓保育觀念向下扎根。

●想建羽毛庫房 羽毛蒐集不易 

除推動仿真羽毛工作坊,熊鷹羽毛庫房也是重要一環。黃永坤說,美國就有訂定法令,成立「鵰類收容中心」,提供羽毛給印第安人申請使用,團隊仿照該作法,希望減緩熊鷹族群生存壓力。推動羽毛庫房也遇到瓶頸,發現熊鷹救傷後往往羽毛已無法再利用,羽毛蒐集不易。熊鷹羽毛庫房的審核機制正在成形,如何申請、哪些身分可以申請等,還要持續與部落溝通。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