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韻涵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The Met)11月30日宣布,獲得華裔董事唐騮千(Oscar L. Tang)伉儷的1億2500萬美元(約台幣35億元)捐款,得以繼續因為財務問題延宕7年的雄心重建計畫,打造現代與當代藝術新館。這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迄今獲得的最大筆捐款,新館將以唐氏命名至少50年。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總監霍林(Max Hollein)說:「這筆鉅額捐款來自館方董事會,展現對博物館重要計畫的信心。」
《紐約時報》報導,唐騮千與妻子唐徐心眉(Agnes Hsu‐Tang)大手筆捐款,讓他們躋身認捐文化建築計畫的極少數慈善家行列,並取得命名權。
唐騮千30年前成為加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董事會首位華裔董事,他支持館方整修如迷宮般詭異的華勒斯展廳(Lila Acheson Wallace Wing),華勒斯展廳自從1987年竣工以來就一直被認為有問題。
現年83歲的唐騮千與50歲的唐徐心眉接受紐時電話訪問時表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獨特的契機,在現代與當地藝術領域變得更全球化,但藝術領域方面的關注度不高。我們想要幫助博物館朝這個方向前進,超越西方經典。」
唐氏夫婦並沒有設定捐款前提或條件,僅表示受到霍林對於藝術的包容態度鼓舞。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新館修建計畫原定花費5億美元(約合台幣139億元),打造占地約2286坪的藝廊與公共空間,但著名建築師基帕菲特(David Chipperfield)的設計使修建費用增至8億美元(約台幣222億元)。
唐騮千1938年生於中國上海,父親是紡織業大亨唐星海,哥哥則是香港聯亞集團主席唐驥千;1948年,唐家遷居香港,11歲時赴美求學,先後就讀美國麻州菲利普斯學院、耶魯大學,以及哈佛商學院。
1990年,唐騮千與建築師貝聿銘、大提琴家馬友友等人合作成立「百人會」,這是由著名華裔美國人組成的非營利會員組織。
唐騮千擔任「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共同主席,2021年與妻子唐徐心眉共同發起「黃哨」運動,力抗種族歧視和反亞裔暴力,發放50萬個印有「我們屬於這裡」(We Belong)的黃哨子。
唐騮千主要贊助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亞裔收藏,曾捐贈20幅西元11世紀到18世紀的中國畫作給館方,其中包括罕見的宋代掛軸《溪岸圖》。
唐徐心眉是考古學家與藝術歷史學者,現為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學者,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中心擔任科學委員。她是唐騮千第二任妻子,兩人2013年結婚。
●焦點篇╱美國第一大博物館 館藏超過200萬件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美國第一大博物館,館藏超過200萬件,與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以及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齊名,並列世界四大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1870年開館,200萬件館藏橫跨古今超過5000年,包括來自古埃及、羅馬到歐洲名畫與當代的藝術作品。本館坐落第五大道,第二分館則在曼哈頓上城區的「修道院博物館」,分館主要展覽中世紀藝術品。
如果無法親身參觀這些文化瑰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已推動「開放取用」(Open Access)政策多年,於線上公開超過49.2萬件藝術作品,供非商業行為免費瀏覽、分享,並可透過「無權利保留協議」(Creative Commons Zero)下載、使用與再製數位高清館藏圖片。
除了莊嚴肅穆的藝術文化館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還有三件有趣的妙事:
●全球最古老鋼琴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約5000個樂器,其中包括全球最古老、1720年的鋼琴,這架鋼琴由義大利鋼琴家、佛羅倫斯美第奇家族的樂器製作師克里斯多福里(Bartolomeo Cristofori)耗時20年精心打造。
這架古老的鋼琴只有54個琴鍵且沒有踏板,近代標準鋼琴則有88個琴鍵與3個踏板。
●吉祥物河馬威廉
1917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獲得這隻在上埃及(現在的埃及南部)墳墓外圍發現的藍色彩陶雕塑河馬,河馬在古埃及社會中象徵著此生與來世;河馬雕塑被發現時斷了三條腿,後來經過專家巧手修復。
英國《Punch》雜誌1931年暱稱此河馬為威廉(William),威廉日後便成為人們到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必看的雕塑之一,也成為館方非正式的吉祥物。
●館內常駐花藝師
人們到訪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第一個念頭通常不是看花,但不妨停下腳步欣賞大廳裡迎賓的高聳花束,這些花束自2003年以來都由常駐館內的荷蘭花藝師弗利特(Remco van Vliet)打理。弗利特負責館內大廳、服務台等5處插花,他說:「花藝靈感往往來自館藏藝術品。」
弗利特出身花藝世家,父親和祖父在荷蘭經營Den Helder花卉企業,事業成功且生意很好,荷蘭前女王碧翠絲也是他們的老主顧。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4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