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經典故事背後

聯合報寫作教室/經典故事背後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王一亘老師╱撰寫

以往我們談起經典文學作品時,學生總是在考試的壓力下,機械化地背誦許多相關知識內容。但,背完了作者的生平和貢獻,好像這些角色、故事離我們仍相當遙遠。其實,經典文學之所以可以流傳千年,往往帶有作者賦予角色的隱藏訊息,而這些隱藏訊息體現的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思考和人生。那麼我們究竟可以如何進入文本貼近角色呢?

以中國來說民初最重要的劇作家莫過於曹禺先生了,其中我最喜歡跟學生分享的的劇作是〈原野〉。故事講述村裡的年輕人仇虎一家,被有錢人焦閻王害到家破人亡。仇虎也被陷害成土匪,判刑入獄十年。仇虎一心想為家人復仇,當他離開監獄出來時,竟發現焦閻王已經死了。而此時的仇虎,正面臨著比《刺激1995》更大的冤屈,比《親切的金子》更多的無奈。故事講到這邊時,我停下來請學生角色扮演試著思考幾件事情:

①仇虎發生了什麼事?

②對仇虎而言,讓他活下來的信念是什麼?

③他真正在意的、想要的是什麼?

④換位思考,若你是仇虎,你可能會產生哪些疑問?

也就是說,我們透過角色扮演的活動,教師先簡明闡述文本的故事,再進一步提供學生思考歷程的鷹架。換句話說,訓練學生去找出該角色的客觀事件、主觀信念、洞察角色的需求、試著更進一步的提問。記錄下這樣的思考歷程,學生一來可以跳出自己的思考框架、進行換位思考,二來也可以在傾聽其他同學的分享間,找到不同的觀點。

此外,除了〈原野〉中的仇虎外,紅樓夢中的賈寶玉、金瓶梅中的潘金蓮、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老偵探,也都是適合拿來做思辨練習的素材選擇。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