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范凱婷老師╱撰寫
2020東京奧運在8月盛夏的夜晚畫下完美的句點,為期兩週的運動會期間有許多場上、場下耐人尋味的故事,值得我們再次思考、回顧、審視與整理。以下試著用「事件的兩難」思考東京奧運的幾個事件,同時也用事件最後的結果歸納分析議題下我們可以怎麼練習思考?
一、疫情陰影下的奧運,辦還是不辦?
自2019年covid-19疫情全球肆虐下,世界的運轉幾乎停了下來。眼看著奧運舉辦在即,國際奧委會、日本東京主辦城市該如何應對?奧運辦還是不辦?如果如期於2020年夏季舉辦,各國運動團隊在疫情正嚴峻,沒有任何確保措施的情況下移動可能造成染疫風險,誰能擔負起這樣的責任?若是直接停辦,這可能會是現代奧運創辦以來少有的停辦紀錄,同時許多準備多年為了站上奧運,迎接運動生涯最高峰的運動員,可能因爲停辦而影響了他們的人生。其次,東京爭取這次的奧運主辦權還有刺激日本經濟的考量,事前做了相當多的準備,若是停辦日本政府可能面臨更嚴重的經濟危機。這些諸多的條件下,你若是日本奧運主事者,辦還是不辦?
就我們所知,東京奧運還是舉行了,但是延期了一年。決定延期的時間點是2020年的3月,當時各國相關疫苗正在陸續研發與施打,日本奧會決定研擬最低染疫風險的可行辦法,包含「奧運選手泡泡」模式、拉高疾病檢疫層級、運動賽事一律不開放觀眾、大量志工每任場內外消毒……。主辦國日本用了更多應變的行動與防疫的細節成就而來,這也正告訴我們,當決定之後,要用更細節說服全世界。
二、跨性別運動員,是否可以參賽?
本屆東京奧運女子87公斤級女子舉重比賽代表澳洲出賽的哈伯德是一位跨性別選手,雖然2015年國際奧委會就已經有過相關的參賽指引,不過直到這屆奧運才有選手已跨性別身份參加。你若是賽事主事者,是否讓她參賽?主張可以讓她參加的支持者認為跨性別運動員也有參賽的權利,只要她符合奧委會的一切規範,就不能阻止她參賽;反對的一方則是以客觀生理狀態討論,尤其哈伯德曾經參加過奧運「男子」舉重項目的比賽。
就事件的發展,哈伯德被允許參賽,但是他告訴全世界的事,所有運動員的人權都該被尊重,而在奧運這樣的世界殿堂能讓大家對他們有更多的理解。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