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科調查 我國8年級生全球第二

國際數科調查 我國8年級生全球第二

文╱記者趙宥寧、潘乃欣

教育部日前與國際同步公布2019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調查趨勢(TIMSS),台灣除4年級學生數學持平,4年級科學、8年級數學及科學名次都進步一名,其中8年級數學及科學全球第二。不過,學生對4年級數學、8年級數學及科學「不喜歡」、「沒自信」 和「認為不重要」的態度仍高於國際平均。

TIMSS計畫是每4年針對參與國家或地區的4年級與8年級學生抽樣進行數學和科學的成就測驗及問卷,另也針對數學、科學教師、校長、家長進行問卷調查。

台灣學生表現多較2015年進步,僅4年級學生數學停在第4名,4年級科學成就在58國中名列第5,較上次進步一名;8年級學生數學和科學成就,在39國中排名第2,皆較2015年進步一名。

在城鄉差距方面,4年級學生在數學、科學城鄉差距無變化,8年級學生數學、科學城鄉差距皆縮小。計畫主持人、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張俊彥指出,代表鄉村進步幅度大於城市,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學習興趣部分,除4年級學生科學學習興趣持平,4年級數學、8年級數學和科學的學習興趣仍不高,且沒興趣程度高於國際平均。

張俊彥分析,東亞國家皆有此情形,這些國家都有考試篩選制度,考試會讓家長重視子女向上發展,篩選制度也讓學生學習成就變好。不過,新加坡是少數有高成就,且學生學習熱情接近國際平均的國家。

張俊彥表示,新加坡的科學採整合式教學,台灣分科較嚴重;調查也顯示,學生科學學習興趣與教師對科學探究和實驗的重視程度呈正相關,愈常做實驗,學生對科學學習興趣愈高,108課綱重視探究精神,可望透過新課綱改善現況。

《課綱效應》

建中帶隊實作營

30分鐘250人搶報

建中高一學生,連兩年在寒假辦國中生營隊,由建中生自擬課程、當講師,今年主題為「探究與實作體驗營」,預計招募30名學員,報名資訊一出,不到半小時,就湧入250位家長搶著替孩子報名。建中學生推測,爆滿原因有二,一是新課綱讓大家很慌,二是有不少家長反映,希望孩子向建中生學習讀書方式。

108課綱上路後,素養導向的教學、探究與實作課程,常令不少師生、家長感到焦慮,這屆建中1年12班的學生,延續「學長」精神,舉辦「探究與實作體驗營」,每堂課皆安排講解、實作時間。總召廖晨佑指出,動手做才能留下印象,如生物課會教微生物構造,也會談論解剖學,帶領學員豬心解剖;另也安排人文辯論表達課,讓學員上台實戰。

建中高一學生須參與全校性的班級服務學習競賽,去年營隊總召、建中高二學生王明一說,當時全班投票要辦營隊,討論出烹飪、美術、體能、資訊各類課程;副召林仕翊則說,適逢108課綱第一屆,主打「前進素養」,一方面讓國中生提早接觸新課綱,上高中才不會「嚇一跳」,另一方面也在備課過程中,讓自己更了解新課綱內涵。

兩屆的班導楊芳華,從旁扮演引導角色。她說,學生從理解到能「講出來」常有段距離,若內容過於學術、深奧,國中生基礎學理還不夠,就會聽不懂,所以「一隊一隊輪流上台講,講到大家都聽懂才算過。」

探究與實作課程北區推動中心執行秘書洪逸文提醒,探究與實作課程的重點,不單是學習學科內容知識,更在於對「程序性知識」的理解,進而具備解決問題能力,最大的挑戰可能在「發現問題」的引導與教學,高中生是否能體會這中間的意涵,可能需要老師從旁確認。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