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韻涵輯
新聞故事: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海嘯」橫掃全球股票市場,美國股市(簡稱美股)可能迅速陷入另一個「熊市」(bear market)魔爪。美聯社說明何謂熊市,並分析歷史上的熊市數據,剖析股市低迷的情況通常會持續多久。
「熊市」是華爾街慣用的術語,當標普500指數(S&P 500)或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簡稱道指),持續從近期的高點下跌至少20%的時候,便稱作熊市。一般以「華爾街」代稱美股,主因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是美國金融市場的核心地帶,這條街附近匯聚許多重要的金融機構,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眾多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等。
華爾街上一次熊市發生在2022年,但這次下跌的感覺更像2020年突然的劇烈動盪,當時標普500指數在一個月內暴跌34%,締造了史上最短的熊市。
熊會冬眠,金融界人士藉此意象指稱暴跌的股市。反之,上漲的股市稱牛市(bull market),象徵多頭衝鋒陷陣。
衡量美股健康的主要指標是標普500指數,該指數4月7日一度重挫4.7%,收盤下跌0.2%,這比起今年2月19日締造的歷史高點低17.6%。標普500指數上一次的熊市,發生在2022年1月3日至10月12日。
川普對多國掀起貿易戰,加劇華爾街對企業和消費者如何應對的恐懼和不確定性。各國稅率宣布的下一個開盤日,歐美、中日與台股暴跌,拋售情緒瀰漫市場。
川普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中國不甘示弱也對所有美國商品加徵新關稅;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4月4日走跌,正式進入熊市。
關稅之所以會造成經濟痛苦,部分歸因於關稅由進口商支付,這會轉嫁給消費者,進而增加通膨壓力。美國對其他國家加徵關稅,也會觸怒貿易夥伴而招致報復關稅,導致各經濟體互相傷害。
進口稅導致出口企業為節省成本而做出相應決策,包括出口貨物退關、改變生產地點與供應商、調整價格、停產裁員等,造成龐大經濟損失與連帶影響且可能延緩經濟成長。
美國新關稅9日開徵之際,美國經濟已出現成長放緩的跡象,美股則反映投資人擔心關稅可能助長通膨再次回升。
鑑觀歷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熊市平均需時13個月從峰值墜落低谷,且需27個月才能恢復到原先的水準。美股史上最長的熊市持續61個月,直到1942年3月結束,當時道指蒸發了60%。
川普9日宣布暫緩75國的對等關稅90天後,美股歡騰大漲,但為反制中國的報復性關稅,10日宣布對中徵稅145%。中國以減少進口美國電影的手段反擊,投資人擔憂美中貿易戰再起,股市再次下跌。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8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