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韻涵輯
新聞故事:澳洲昆士蘭「畢洛拉州立高中」近日成為考古界眾所矚目的焦點,因為校園內一塊巨石經證實有數十個保存完好的恐龍足跡。這塊巨石被擺在學校走廊的角落,逾20年來未被特別注意,直到最近才被古生物學家鑑定出其科學價值。
昆士蘭大學古生物學家羅米利奧(Anthony Romilio)表示,澳洲所有已知的侏羅紀早期恐龍足跡化石,都在昆士蘭的摩根山(Mount Morgan)、加拿芬峽谷(Carnarvon Gorge)和畢洛拉(Biloela)被發現。
羅米利奧在當地從事考古研究時收到通知,得知畢洛拉州立高中的巨石表面有「不尋常的凹痕」,邀請他前往調查。
羅米利奧與研究人員使用3D掃描技術並分析數據,確認這些凹痕正是恐龍足跡化石。研究人員在面積約一平方公尺的灰白巨石表面,共找到66個恐龍足跡,初估可追溯至約1億至2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
羅米利奧說:「這些足跡來自47隻恐龍,牠們走過一片潮濕的灰白色泥土,可能沿水道或穿越水道而行。」
羅米利奧指出,巨石上的每個足跡皆為三趾型的腳印,來自體型很小的Anomoepus scambus恐龍。他說:「這些恐龍體型很小,腿長15公分到50公分。根據足跡推測,牠們的行進速度不到時速6公里。外國考古研究曾發現這類恐龍的化石,推斷牠們是草食性動物。」
澳洲尚未發現侏羅紀早期的恐龍骨骸化石,該巨石化石具有重要意義,且對侏羅紀早期的恐龍數量、活動和行為模式而言,堪稱前所未有的突破發現。
畢洛拉州立高中副校長霍爾(David Hall)表示,地質學家尼科爾斯(Wes Nichols)2002年在畢洛拉附近的卡利德(Callide)礦場偶然發現這塊巨石,該礦場當時即將被炸毀,尼科爾斯將巨石保存下來並捐贈給學校,他的妻子是該校的科學主任。
羅米利奧表示,希望澳洲制定更強力的法規來保護化石,部份國家在採礦活動期間需要古生物學家在場會勘。羅米利奧正與畢洛拉州立高中合作,複製一份化石模型繼續放在學校,藉此紀念該化石發現的重要價值。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8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