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琅琅悅讀
台北市立美術館即日起至2025年2月2日展出「喧囂的孤獨:台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選件從日治臻品橫跨至當代新作,呈現百年來膠彩畫在台灣落地化後的表現樣貌,並體現畫種本質中涵藏不同表現的創作包容性。
北美館特展聚焦在「膠彩畫」(又名國畫、岩彩畫、東洋畫或日本畫),最早自日治時期引入台灣,最大特色是它的風格經常保有或融合東方水墨留白意象與西方寫生概念、透視法和色彩表現,同時有別於油畫水彩的,膠彩以礦物鹽礦物研製的顏料,工法繁複,甚至還需保留膠料乾燥時間,如何將不易掌握的材料在畫布上盡情揮灑,正是本次特展一大看點之一。
此次展出集結百年來51位膠彩創作者共146組件作品,根據「官辦美展」與「教育體制」的時間為軸線策畫五大展出空間,帶領大家探究其歷史脈絡,包含溯源至鄉原古統大師的教科書式的經典作品〈台北名所繪畫十二景〉、大家熟知的「台展三少年」的傳奇作品如郭雪湖〈南街殷賑〉、陳進〈悠閒〉、林玉山〈歸途〉等典藏品,以及近代藝術家頗具實驗性價值挑戰的繪畫作品,琅琅悅讀編輯室為大家推薦經典的展品,以及值得一訪再訪的細節。
☆編輯私推
●鄉原古統
鄉原古統(本名堀江藤一郎)是台灣日治時期藝術教育家,也是膠彩畫的奠基者。此次展出代表作〈台北名所繪畫十二景〉、〈麗島名華鑑〉,兩組件作品都是以優雅細膩的形式紀錄臺灣珍奇花草和新興城市風光,多是他來台灣的生活和所見所聞,作品中展現純熟色彩應用、穠纖合度適宜的舒服色調,可謂是教科書式繪畫圖鑑。
●林之助
林之助被尊稱為「台灣膠彩畫之父」,此次展出6件作品,無論是第一展區內的的〈小閒〉,描繪著圍著火爐的烤火3位日本咖啡廳女服務生,頗有閒適自得之感,或是第二展區的〈冬日〉,描繪他日本東京租屋處風景與蕭瑟感,解構從屋頂透視街景的線條構圖,讓人耳目一新,兩幅作品風格淡雅清麗,都讓人看了能感受到平靜自在,可謂一時之選。
●郭雪湖
郭雪湖與陳進、林玉山並列為「台展三少年」,作品〈南街殷賑〉是北美館鎮館典藏之一,描繪大稻埕迪化街霞海城隍廟的特殊風貌,是台灣知名的近代畫作之一。此件是畫家為了畫展創作的繪畫,為了建構恢弘的街景與視覺效果,兩側洋房建築虛擬架高成3層樓高,並接上各式鮮豔林立的招牌,從中藥行到算命攤,品項之豐讓人嘖嘖驚奇。此外還有〈新霽〉、〈圓山之後〉等,都是展現畫功與細節的上乘之作。
●詹前裕
〈金色大峽谷〉是詹前裕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他被美國大峽谷壯闊景致的深刻感動。創作使用「金箔」與「撒金」技法而製,可以清楚展現宛如陽光灑下的燦燦金輝,無論是岩壁上的閃爍,還是天際線上緊密不分的光暈效果,搭配剛硬有秩的稜線,完美打造層次豐滿且卻不拘泥過往的新山水風格。這幅作品絕對要近距離觀賞,才能感受到它的震撼力與盡致淋漓的絕美之境。
●陳慧坤
陳慧坤〈古美術研究室〉屬於早年的巨幅膠彩,女性研究人員側坐在滿滿青銅器前,手拿周代美術研究書冊,表現出對女性知識份子認同與支持的態度,整幅作品潔淨高雅,是展區內少數以不著重以女性外在體態之美,而是以知識美、工作狀態之美為繪畫主題。
另外一幅創作〈日光東照宮唐門〉則是前往日本取材後所畫,這幅繪畫取材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精細刻畫出華美屋瓦、木雕裝飾等彩繪,精細程度讓人嘆為觀止,也絕對有出訪創作,展現極大的耐心與創作毅力,下半幅創作中以水墨畫為主,展現他對不同創作媒材的應用掌握度極高,不只技藝嫻熟於心,還需恰如其分的結合,是經年累月的繪畫功力累積與成就展現。
●陳珮怡
陳珮怡的〈起舞〉是兩大巨幅創作拼接而就,整體構圖相當縝密,上半部畫布刻意選用背景土耳其藍的底色,做出類似水墨的留白,使觀眾目光能聚焦在下方的主角們,中間目光所及是復古色調的山水意象屏風,而最下方則是地毯,無論整體創作的色彩飽和度,還是幾乎逼真的動物毛皮、地毯的立體質地,都非常值得大家進展細細品味。
●喧囂的孤獨:台灣膠彩百年尋道
時間:即日起至2025/2/2(周一休館)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2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自習室及體驗課
北美館在展覽期間規畫「膠彩自習室」教育展區,系統性地介紹顏料、畫具、天然礦標(石)與色票等膠彩繪畫工具,帶領大家認識膠彩的複雜材料工序與視覺表現。
此外,北美館將於12月29日舉辦「第八節課─膠彩畫體驗」,現場提供3款簡易畫譜,選自典藏品〈麗島名華鑑〉中色調鮮明的〈睡蓮〉、〈いかだかづら(九重葛)〉、〈猩猩木〉的局部,讓觀眾自主體驗膠液與色粉揉合的質地以及敷色作畫的過程。現場提供指引說明,無老師教學,每人限體驗一張畫譜。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8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