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趙文霙/撰寫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最經典的動畫《玩具總動員1》於1995年上映,敘述小男孩安弟的玩具——牛仔胡迪、巴斯光年和玩具們的故事。時光流轉,2010年《玩具總動員3》上映,故事中的小男孩安弟已經長大,即將離家去上大學,媽媽囑咐安弟必須處理掉所有玩具。在影片的最後,安弟將玩具們送給小女孩邦妮,包括他最愛的牛仔胡迪。看著安弟面露不捨地介紹每一個玩具,並拜託邦妮要好好照顧它們,這一幕讓所有觀眾們的眼淚嘩嘩而下。
安弟與玩具們告別的這一幕,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共情能力呢?有人說因為當年看《玩具總動員1》的孩子們也跟著安弟長大了,帶入感很強烈;也有人認為影片最後安弟一一介紹玩具們,彷彿也象徵這一代人跟《玩具總動員》系列道別的感傷。但不能忽視的是,皮克斯呈現的情感鋪墊手法,是大家迅速達成情感共鳴的最大主因。
學習皮克斯情感鋪墊的兩大手法,讓你的文章能深植人心:
一、角色情感深度的塑造:影片中因為安弟長大不再玩玩具,玩具們對安迪的深厚情感,從期待逐漸變成失落,再演變成被遺棄的恐懼,角色們因為情感的轉折變化,而有了深度。朱自清的〈背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從暗笑父親的迂,演變到流著眼淚,看著父親為自己攀爬月台買橘子的背影,同樣是情感深度的塑造。同學們下筆寫作時,若能掌握住角色之間互動與掙扎的情感,細膩寫出變化的進程,情感鋪墊的第一步便做到了。
二、情感對比鋪墊的運用:而情感鋪墊的第二步,就是掌握情感對比,來加深受眾的情感共鳴。例如:玩具們認為被送到托兒所是新的開始,但隨後發現這些孩子相當粗暴,於是產生了希望與恐懼的二種情感對比。而胡迪也從「必須回到安弟身邊」的唯一信念,到決定「與其他玩具一起留下」的心境變化,是一種執著與放下的對比表現,都令故事更具情感深度。
下次寫作時,不妨細細揣摩角色的多層次情感表現,同時運用情感對比來鋪墊,引領讀者對作品更有共鳴!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7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