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中祥
再不到兩個月,台灣就要進行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如果你有投票權,你想投給誰?
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選舉是要「選賢與能」,但當你發現你的選區候選人沒有「賢」與「能」,你還會想投票嗎?是否會在「爛蘋果」當中選擇比較不爛的?
有時投票 是為讓人落選
還是,你投票的目的未必是「選賢與能」,而只是想防止討厭的人當選?例如,你心裡的第一人選是A,但卻可能選不上,而你非常討厭B,他反而很有可能當選,但這時候如果有位C候選人你可以接受,他當選機率比A高,你會不會棄A保C,含淚投票,全力防止讓B當選?但當你這樣做,你原本以為選舉的目的是要「選賢與能」,其實已變成「防止討厭的人當選」。
如果你是以這樣的方式投票,選擇的標準可能是「選人」,所以會把這個人的品格、能力、喜好度、厭惡感、人格特質擺在優先順位,不過,選舉的標準除了「選人」,還有「選黨」、「選政見」。
比「牛肉」選政見不容易
「選黨」當然是看政黨的整體表現,從過去到現在的執政能力、團隊形象,以及該政黨是為了哪個階層、哪個族群服務,立法委員選舉的不分區名單或多或少可以看出政黨的自我定位,常常是選黨的依據。而「選政見」則是要比較候選人端出來的「牛肉」是否有願景?是否可行?是否滿足選民的需求?
一般來說,「選政見」被認為是較理性的選擇方式,但你可能會有個困擾,為什麼媒體大多在意候選人的人格特質、政黨之間的鬥爭,卻很少報導候選人提出的政策或政見?如果有,通常只是「發大財」、「亡國感」之類的討論,候選人好不容易提出了政見,也少見媒體進一步的分析,彷彿選舉沒有其他議題可談,但這些議題真的那麼重要?
媒體議題設定 常帶風向
其實,媒體具有「議題設定」的功能,當媒體對某些議題報導量愈多、次數愈頻繁,大眾往往會認為那些事情是重要的,同時,媒體的報導方式也會影響我們了解與思考事件的角度及方式。例如,媒體不斷報導候選人提出了某項政策,人們很容易就認為該項政策是重要的。不過,當媒體報導這項政見時,強調的是該政見只為了某些人的利益,我們會在無形中開始討論政見是否會和私人利益有關。假若媒體報導政見時強調它的可行性,需要哪些相關的配套措施,我們也可能因此朝這方向去思考問題,檢視候選人。
簡單說,「議題設定」就是「帶風向」,引領大眾關注與討論某些議題,帶著我們從某些角度了解議題。
不過,想「帶風向」的不只是媒體跟候選人,選舉期間,有些社會團體也會透過各樣的遊說或其他活動影響候選人,希望自己的主張能成為候選人的政見,或者以此吸引媒體報導,利用媒體「議題設定」的力量來引導民眾對某些議題關注與思考。
議題競技場 大眾要思辨
「選舉」是各類議題的競技場,透過選舉讓大眾了解社會中需要關心的重要議題,經由辯論與討論,讓大眾選擇不同候選人的最佳主張,雖然有些候選人或社會團體使出渾身解數提出政策,希望民眾關注,但媒體仍然是主要的關卡,若能得到媒體青睞,才有機會登上舞台。
只是,網路時代,我們不需要所有資訊都等待媒體餵食,你也可以主動上網到候選人的網站、臉書一探究竟,好好比較再選擇。當然,也許你會發現,有些候選人真的是在鬼混,什麼政見都沒有。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