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中祥
台灣新聞經常惹人批評,但最常被指責的,應該就是第一線的記者了,只要新聞一出狀況,就會聽到「記者腦殘」、「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批評。
記者真的少時不讀書?應該不至於。台灣的記者大多大學畢業,擁有碩士、博士學歷的大有人在,也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怎麼可能少時不讀書?但,若是如此,為什麼總會有一些「腦殘」新聞?記者又為什麼會變「腦殘」呢?
大部分的新聞記者通常只是新聞產製過程的小角色,工作受到媒體內部因素及外部因素的連帶影響。外部因素指的是整體媒體環境,例如,台灣媒體的生態「市場小、媒體多」,競爭激烈,經營者為能在商業導向的市場中生存,有時得作些譁眾取寵的吸睛新聞,這時,外部的環境因素就會影響新聞機構的內部運作。
除非是獨立記者或公民記者,要不然記者是公司的一份子,工作與價值都會受到組織的影響。一般來說,記者是新聞產製中最基層的工作者,上頭還有組長、採訪主任、副總編、總編輯多位上司。
●主管審閱 可讓新聞更完整
記者採訪完新聞、寫完文稿,大多會經由主管進行審閱,主管有時會增加部分內容讓新聞更完整,或者,將該則新聞跟其它報導併稿成為一則新聞,此時,參與這則新聞製作的就不只是記者本人,還有他的主管。媒體主管若只是修改文字,也許還能保持記者的原意,但要是加上自己的意見或其他的內容,甚至扭曲原來的意思,報導若出了問題就不能只算在記者的頭上,記者還可能是無辜的受害者。
●編輯下題 好題可畫龍點睛
除了給主管看過,文稿也會經過新聞編輯的關卡。編輯會依據版面再作文字的調整,或配上圖片。不過,更重要的是:下標題。
標題下得好,不但能摘出重點,還能畫龍點睛,吸引讀者的目光,但若是只求點閱率,新聞標題就可能趨向聳動,甚至斷章取義,容易誤導讀者。特別是網路時代,許多人滑手機看新聞,若你只看標題,沒點進內文,有時就會誤解報導的原意。
●上稿把關 減少出狀況機率
強調即時新聞的網路時代,媒體內部的守門過程也有些不同。新聞機構為搶時間、省人力,會要記者直接上稿、推文,或由小編配上文字推播到社群媒體,減少了把關過程,新聞出狀況的機率也增加許多,當然,這不單是記者或小編的問題,也是新聞機構的組織文化及守門的問題。
媒體組織的層層把關會讓報導更精確,也有助提升新聞品質,但其實也是新聞室「社會化」的過程。記者在新聞產製的程序中,逐漸了解公司運作的各樣流程,清楚新聞機構的價值與品味,這些經驗也會回過頭來影響自己的採訪與報導。
●要寫什麼 取決心中那把尺
例如,當你發現寫了某種類型的稿子容易得到上司的青睞或鼓勵,另外一種類型的文章卻經常「卡關」,或被責難,甚至登不上新聞版面。記者為求表現、為求生存,往往就會迎向主管及老闆的喜好,逐漸改變自己的報導取向或者原初的價值。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新聞主管都不盡人情或無法溝通,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對的,還是可以據理力爭,堅持原有的價值與判斷,但這必須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勇氣。
事實上,新聞產製是一連串的「闖關」過程,記者當然要為自己的報導負責,但影響報導呈現什麼?如何呈現?新聞機構裡的每位守門人都有責任。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4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