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宅+農舍+佛寺 保留傳統美學 加入現代設備
文 /編譯田思怡
美國籍的顧問公司執行長海伍德(Brian Heywood),在1980年代到日本傳教,當時他就對日本的寺廟、民宅和庭園一見鍾情,現在他事業有成,選在鎌倉市的山上建了超大的日式山宅。他將他在日本各地搜尋到的兩間有200年歷史的農舍、一間400年的民家和一座150年的佛寺拆除後移到山上重建,不但保存了那些古建築,還加入現代元素,例如適合美國屋主的挑高天花板和較大的門。海伍德為何要重建日本古宅?重建後的古宅展現什麼風貌?
海伍德的山中大宅位於離東京很近的海岸城市鎌倉市山上,占地約1英畝,坐落在盛開的山櫻之中,著名的鎌倉大佛就在附近,朝西可眺望相模灣,遠處還有富士山。
57歲的海伍德說,「我希望人們開車進來,就像進入另一個世界。」他為他的新家取名「樟山」,前門掛了用書法寫的巨大木製門牌「樟山」,名稱的靈感來自3棵高聳的樟樹,令他想起動畫電影《龍貓》裡如神木般的巨大樟樹,也就是森林守護者「龍貓」的家。
就像《龍貓》這部魔幻電影,「樟山」大玩日本建築的魔法。
「樟山」融合了3間有數百年歷史的木造住宅、一間150年的佛寺和其他文化珍寶。這些都是海伍德靠他在日本生活幾十年學到的溝通技巧,說服原屋主,讓古宅拆掉後搬到這裡保存,再花5年時間重建。重建工程保存了古宅的美學和基本設計,但加入現代設備,例如地板暖氣系統和現代化的廚房。
主宅邸是由兩間農舍結合而成,都有大約200年歷史。海伍德和他的建築師坂野正隆在富山縣多雪的山中找到這兩間農舍,早已無人居住,屋主考慮拆除,但雙方還是討論了很多回,屋主才決定拆掉代代相傳的家產。會說流利日文的海伍德向他們保證,他會好好守護古宅,終於取得他們的同意,由20名專業的寺廟木匠拆除農舍,把每塊木板編號,包括一根近43英尺的巨梁,再用卡車運到鎌倉。
屋主把農舍免費送給海伍德,他只需支付清理土地以便再利用的費用。
兩間農舍結合成一間L型的超大主宅邸,空間十分寬敞,這在日本是很奢侈的事。屋內挑高15英尺,有寬敞通風的客廳和廚房,配備大理石面的中島、餐廳等級的瓦斯爐和時尚的櫸木餐桌。亮點是廚房可通往寬敞的木造陽台,欣賞樟樹和遠處的太平洋。
上樓後通過一扇巨大的門進入主臥室,這扇門來自傳統的庫拉倉庫,主臥室內有海伍德太太的工作區,她在這裡畫藝伎和武士的水彩畫像,窗外望見富士山。
57歲的海伍德太太說,「我是非常依賴視覺的人,布萊恩(海伍德)比較愛思考、行動和創造。樟山是我回到日本喘息的地方」。兩人育有3名成人子女。
保留百年老樹 只用古老石頭 「日本文化超出日本人想像」
海伍德在亞利桑納州出生,1980年代以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傳教士的身分第一次到日本。他說,「我立刻愛上日本的寺廟、住宅和庭園。我在大阪拜訪鄉村古宅,屋外有一排排的盆栽,有些樹已經幾百歲了,意味經過好幾代的栽培和保護自然的美。我們在美國沒聽過這種觀念。」
海伍德在日本工作和投資幾十年後,現在是西雅圖郊區科克蘭一家以投資日本為主的顧問公司執行長,他在華盛頓州雷德蒙擁有40英畝的農莊,想要在日本建一間傳統住宅。
海伍德認為建「樟山」是保護古宅之舉,日本有一些古宅被棄置,屋主不想被政府列為「文化遺產」,這樣一來,土地就不能再利用,因此準備拆除,甚至不惜送人。
50歲的建築師坂野說,「這件工程的精髓就是融合美國和日本文化,我的工作就是在兩者之間求取平衡。」他成為建築師之前曾在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深造,在紐約吹薩克斯風。
他說,「日本傳統文化有很多形式,超出日本人的想像。在鎌倉時代之前,住宅與現今很不一樣,有寬敞的感覺,因此我們其實有更多形式,這件工程就是重建古宅的形式。」
坂野和海伍德在琵琶湖地區找到一間約有400年歷史的民家,仍在原家族手中,已傳了27代。在拆除和重建後,現在成為「樟山」的客室,同樣結合傳統與現代元素,拉門上有欄間雕刻的木嵌板,中間有圍爐,但也有現代的電器和廁所。
「樟山」的庭園造景由74歲的景觀藝術家川內勳操刀,他與鎌倉有很深的淵源,想保留「樟山」所有的植物,再添加古老的手水缽和石燈籠,有些可追溯到17世紀末。川內說,「我不用新東西,只用古老的石頭,沒有這些老石頭就沒有氛圍。」
但「樟山」的珍寶是海伍德在白川郷附近發現的一座已廢棄的佛寺,精美雕刻的屋頂因雨水侵蝕有崩塌之虞。當地居民和日本佛教淨土真宗同意將佛寺遷到「樟山」,在復原後裝了空調,視聽設備和運動器材,充當電影放映室、瑜伽教室和企業員工度假的場所。
在施工期間,一些鄰居擔心佛教教派進駐,海伍德特別舉辦製作麻糬的傳統睦鄰活動,消除他們的疑慮。
海伍德說,「我們有坂野先生的日本審美觀和精細工藝,加上一個不相信有什麼做不到的美國人,可能發生很酷的事。」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7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