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邱鎂玲/撰寫
透過積累筆記卡片,讓我們建立一套知識網,除了強化對於跨領域知識的理解能力,也能將其融會到作文中。以113年會考題目為例,需要做到分析題目線索並提出自身經驗與見解。寫作前應先進行架構安排,隨後提取適合的卡片筆記加入段落,使文章更飽滿。
表為以好讀周報2023年1月30日10、11版刊登的文章〈從小扎根 芬蘭對抗假新聞〉作卡片筆記整理。
結合前述筆記,可如此安排作文架構:
首段:回應引文提出的問題,指出「標題」的聳動,是為了達到「吸引點閱」的效果,爭取「被看見、被閱讀」的機會。
第二段:針對題目線索分析,再從卡片筆記提取材料加強。
六則標題或為求吸睛而誇大,或欲透過映襯手法引起話題,而我也常在手機裡看到類似的廣告手法,表示「萬種商品不用百元」、「減肥有感,三天見效」,或是遊戲中顯示「下載就送百萬好禮」,引人亢奮。無一不是利用大眾偏好實惠、速效的心理,卻往往和現實有所落差。
第三段:進一步說明聳動的標題背後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取卡片中「永久筆記」的部分,再稍加潤飾、補充。
日常中存在許多過度渲染而不實的訊息,處於資訊高速傳遞的世代,更需具備媒體素養。以芬蘭為例,因為深諳泛濫、浮誇訊息對於社會的負面影響,因而從幼兒教育開始紮根,使兒童也能擁有判斷能力,而不是被一則則標題輕易牽動情緒。
末段:回歸對於標題的省思,扣合二、三段分享的見聞經歷,提出正向期許。
當平日的跨領域閱讀不再只是讀過即忘,透過卡片筆記內化成寫作材料,面對越發生活化、注重個人觀點抒發的考題,不愁沒有材料來豐富文章內容與深化思考層面。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7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