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韻涵輯
墨西哥、中美洲和美國南部部分地區5月下旬出現熱穹現象,極端高溫讓數百萬人生活在酷暑之中,電力供應吃緊。人覺得熱可以開冷氣降溫,但野生動物就沒那麼幸運,墨西哥灣沿岸塔巴斯科州小鎮出現逾百隻「吼猴」疑因中暑脫水,從樹上墜落身亡的悲劇。
●暖化加速 極端高溫不斷發生
美聯社報導,人類活動燃燒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排放溫室氣體加速暖化,讓極端高溫事件不斷發生。氣象學者表示,這波熱穹是以墨西哥灣南部和中美洲北部為中心的強勁高壓區域,此區缺水無法凝結成雲,導致紫外線強、高溫炎熱。美國國家氣象局預報員巴帝(Shawn Bhatti)表示,來自熱帶的南風將溫暖潮濕的空氣從赤道往北吹,造就異常溫暖的天氣。
專家表示,高溫事件讓人們擔心海水溫度升高,以及即將來臨的大西洋颶風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氣候學院資深研究員克魯茲凱維奇(Andrew Kruczkiewicz)表示,該地區正從「聖嬰現象」(El Nino,墨西哥灣和北大西洋的熱帶氣旋活動減少),轉變成「反聖嬰現象」(La Nina,熱帶氣旋活動增加),而極端高溫讓海水升溫,助長熱帶氣旋生成的可能性,也讓熱帶氣旋活動的風險增加。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表示,6月1日開始的大西洋颶風季的風暴活動機率八成會比以往更活躍。
●致命熱浪 墨西哥市創新高溫
墨西哥國家氣象局指出,致命熱浪目前正侵襲該國,首都墨西哥市的塔庫巴亞觀測站5月25日下午測得攝氏34.7度高溫,創下該市有紀錄以來的史上最高溫紀錄。
墨國政府表示,今年3月以來已有48人死於強烈熱浪。墨國氣象學者莫妮卡·希門尼斯(Mónica Jiménez)表示,5月下旬這波熱浪是今年持續時間最長、最令人擔憂的熱浪之一,5月已知46處的氣溫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氣候變遷計畫示警,墨西哥市的高溫與汙染物質結合,恐讓臭氧濃度增加。此外,墨國全境的降雨量低於往年水準,湖泊與水壩乾涸,水力發電廠因水位過低而無法發電,水電供應短缺引發民怨,醫院和消防單位需靠運水車補給水源。
●脫水中暑 上百隻吼猴摔下樹
熱浪對野生動物的影響讓學者憂心忡忡,墨西哥東南部叢林至少157隻吼猴疑因中暑脫水,「如蘋果般掉下樹」死亡。
墨西哥灣沿岸塔巴斯科州的特科盧蒂拉鎮居民5月初開始,陸續發現數十隻死亡的吼猴掉落地面。當地動保團體統計,至少157隻吼猴身亡。
野生動物學者波佐(Gilberto Pozo)表示,吼猴中暑、嚴重脫水導致身體虛弱,接著「又像蘋果般從十幾公尺高的樹上掉落」,難以避免外傷重創,常在摔傷後不久便一命嗚呼。
當地居民救起少數生命跡象微弱的吼猴送醫急救,獸醫瓦倫蘇埃拉(Sergio Valenzuela)說,吼猴到院時脫水且發燒,「像塊破布一樣軟弱無力」。他幫吼猴冰敷並注射電解質,康復的吼猴攻擊性強且會咬人,只好暫時關進籠子。
對於生活在沼澤和叢林地區的塔巴斯科居民而言,吼猴是珍貴的象徵性物種,牠們會在黎明和黃昏時嚎叫,替居民「報時」。當地居民自發性搶救吼猴,給予充足水分、食物,並以枝葉幫吼猴遮陽。
●閱報秘書/國際列瀕危物種 咆哮如獅吼得名
吼猴(Howler monkeys)是中型靈長類動物,廣泛分布於中、南美洲,牠們的咆哮如獅吼而得名,主食是樹葉。由於棲地大舉遭破壞,吼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吼猴的肌肉發達、巨大下巴會長鬍鬚,毛色常見黑色、棕色或紅色,身長介於40公分到70公分,尾巴長約50公分到75公分。雄猴可能重逾13.5公斤,壽命達20年。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研究雄性繁殖競爭的科學家在吼猴身上發現有趣的演化取捨現象:叫聲愈低沉,蛋蛋愈小。該研究指出,吼猴只演化出能發較低音頻者或擁有較大睪丸者,不可能低音、大蛋兩全其美。
●也是問題/熱浪北移 高溫停課 老舊校舍 亟需冷氣
氣候變遷使熱浪朝美國北部移動,以往不需要裝空調的老舊校舍學校如今恐得花數百億美元維修或裝新冷氣。
《華盛頓郵報》5月底報導,東北部和大西洋中部的學校官員去年秋季考量天氣炎熱且教室沒冷氣,只好讓學生提早回家;費城校方去年把原訂8月下旬的開學日延至9月首周,以免太熱停課的情況重演;但天不從人願,費城校區70多所學校開學第一周,每天都提早3小時下課。此外,巴爾的摩和底特律5月就出現高溫停課的狀況。
炎熱天氣並非學校的新問題,但隨著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全球均溫升高,熱浪持續的時間更久且危險。
美國北部多數學校沒裝空調,當今天氣讓這些學校必須考量缺乏冷氣對師生造成的學術和健康影響。
氣候變遷之速,超越多數人的適應能力。克利夫蘭教師工會主席莎莉‧奧布倫斯基(Shari Obrenski)表示:「我們曾遇過室外攝氏31度,但因潮濕的緣故,教室內的溫度突破攝氏32度。」
克利夫蘭學區大多數學校都有空調,但前年熱浪來襲時,有11所學校採用遠距教學。奧布倫斯基說:「很慘,許多學生嘔吐、痛苦難耐,受高溫影響的學習環境太差了。」
美國公立學校高度在地化,學校空調的數據稀缺,研究人員得靠實地考察收集資料;2021年全美150多所學校和學區的數據顯示,在學期間至少32天氣溫逾攝氏27度的大多數學校已裝空調。
負責分析全美公立學校裝冷氣情況的科羅拉多大學工程學教授奇諾夫斯基(Paul Chinowsky)表示,分析結果凸顯北部學區學期間的溫度升高,教室太熱而需停課,尤其是沒裝空調的舊校舍,而在氣候異常炎熱的南部地需,學校空調年久失修。
若以當年的調查結果當作學校裝冷氣的門檻,推算溫和暖化的情況下,近期需要裝空調的美國公立學校至少有1.37萬所,其中包括許多數十年前不需要空調的學校。部分學校已著手安裝冷氣,有些學校還在籌資,總成本估計超過400億美元(約合台幣1.3兆元)。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7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