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說書人柳豫
●小時不愛念書 身邊一票小弟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光看開頭幾句話,便足以讓學生們奉劉備老大為偶像,年輕的劉備不愛念書,每到放學時間便脫下學校制服、換上華麗的花襯衫,流連於遊樂場、KTV等場所,而且身邊總是跟著一票小弟。
這才是正史中的劉備,他不是什麼謙謙君子,而是帶著江湖氣息的大哥。
當然,這不是說劉備去學校都在混,他跟當代大儒盧植學習,打開了眼界,並且把握每個機會結交豪傑,也在求學階段認識了另一位學長公孫瓚。少年時的劉備,早就想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了。
●跟名師開眼界 年少就有大志
小時候他曾指著家門前的大樹說:「長大以後,我要坐上車蓋像這桑樹一樣大的豪華馬車。」後來遭逢亂世,或許是受盧植老師的影響,劉備決定挺身而出協助地方平亂,於是,他積極招募夥伴,開始航向偉大的航道。
常常聽到有人說,劉備運氣太好了,開局就得到武力頂尖的關羽、張飛,根本是史上最強運的玩家,但真的是這樣嗎?
或許對關羽來說,能夠與劉備相遇才是最幸運的事。
●照護江湖朋友 結交關羽張飛
歷史中的關羽,原本在外逃亡,想想這個年輕人的處境,孤身來到異鄉,沒有工作、沒有朋友,唯一有的只有前科,關羽正需要一個靠山,而劉備已經是擁有許多小弟的老大,以喜好結交豪俠聞名,推想起來,與其說劉備在茫茫人海中遇見關羽,事實上,當時很有可能是關羽主動上門拜訪劉備。
那麼張飛呢?張飛是涿郡人,跟劉備是同鄉,史書沒有提及他的出身背景,到底他是不是賣豬肉的,這點存疑,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張飛家境平凡,並不是什麼將軍或大官的後代,他在戰場上威風凜凜、武勇過人,這身本領從何而來就不得而知了。
他是不是也和關羽一樣,曾經過著在刀口上舔血的日子呢?
如果說劉備提供了一個庇蔭,照顧這些流浪不得志的江湖朋友,而關羽和張飛都在其中,後來,劉備帶著這群追隨者起兵,關張則用他們的武力回報劉備,經過多場戰事,三人的感情越來越好,發誓同生共死,這麼說比起剛認識、剛喝完酒就結拜,或許更為合理。
說到劉備憑什麼當大哥,其實並不是靠年紀,也不是靠劉姓的血統優勢。在劉備的老家,到處都有姓劉的親戚,但當地只有一個知名的老大,那個人就是劉備。
●有錢有號召力 對未來有規畫
關羽、張飛平常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但遇到劉備後,心甘情願當他的小弟,原因很簡單,劉備擅長向富商拉贊助,他有錢、有號召力、有對於未來的規畫,這是一般混混欠缺的東西,而他待人慷慨仁厚,更是讓人心服。
劉備早期擔任最高的職位為平原相,這是年薪兩千石的大官,但出身民間的劉備並沒有急著坐上那童年嚮往的豪華馬車,史書記載「備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劉備並沒有出色的政治能力,但他用真心跟人民搏感情。
「平原相」不只是一個名位,更是劉備得人心、得到仁義之名的起點,話說劉備起兵時還是個小小的縣令,到底是如何當上平原相的?
答案揭曉,正是昔日的學長,公孫瓚大哥上表封給他的。
●多次接近滅團 從沒想過放棄
事實上,劉備經歷過數次接近滅團的慘敗,當每一次戰敗,當每一次希望換來絕望,他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三國志》用「折而不撓,終不為下」這八個字道盡了劉備的強悍。
我從劉備的故事看見,所謂的幸運,往往是靠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積極,才能抓住。
●經典畫面/與郡民同甘共苦 刺客感動不忍殺
平原相時期,劉備留下兩個經典的相關記載。當時有個看他不順眼的郡民買通刺客想殺他,身為地方首長,劉備沒有任何架子,仍然是那個親民的大哥,他不計身份貴賤,與郡民同甘共苦、同席吃飯,刺客有的是機會殺他,卻下不了手,最後他拍拍劉備的肩膀,要他好自珍重,語畢離去。
另一則故事發生在北海,當時黃巾暴亂,北海相孔融有難,遣太史慈向劉備請求支援,劉備聽聞後心情激動,慨然道:「孔北海竟知道世間有我劉備這號人物啊!」
●另類看法/為自己創造機會 成功不只因好運
讀《三國志‧先主傳》越多遍,越覺得劉備可敬可畏,只看小說或戲劇,對他未必會有什麼認同感,天生自帶漢室血統,開局首抽兩個武力破表的結義兄弟,每次遇到危難總能逢凶化吉,簡直是集全天下的好運於一身啊!太不公平了!
不過,我從史冊中看到的劉備,並不是一個「被動」接受運氣的人,他主動結識公孫瓚,才有升任平原令、平原相的機會;他以誠待人,以致於連刺客都不忍心殺他;他派兵解北海孔融之圍,始有仁義之名;後來冒險救援徐州,故徐州的陶謙決定將徐州交給劉備,孔融也出面替劉備站台說話。而且救援徐州一事,更與後來劉備得到諸葛亮有微妙的關聯。
各位不妨想想:這一切究竟是命運推動著劉備,還是劉備推動了自己的命運呢?
即日起至8月31日,好讀與聯合學苑推出「玩轉經典 跨領域三國」系列活動,從三國出發,結合閱讀、徵件、直播、有獎問答等活動,帶領讀者來一場「跨領域三國課」,翻轉你對三國的理解與想像!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7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