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郭琇真
「我常在想雞快樂嗎?」望向前方的蛋雞舍,苗栗縣茂林畜牧場負責人、50出頭的林智傑說,「每天巡雞,可以知道牠今天心情好不好;蹲下,觀察雞的眼神對不對、有沒有流鼻涕、羽毛漂不漂亮?」
把自己當感應器
林智傑像在說「奶爸經」,五感經驗全用上了。抓一把雞糞便搓搓,嗯,是太水還是太乾?再聞聞空氣中阿摩尼亞的味道,是不是重了些?那可能代表雞舍通風不好。耳朵要打開,聽雞群的呼吸聲:有沒有咳嗽、卡痰?再來是用皮膚感受,對雞太熱還是冷?
「把自己當sensor(感應器)──你如果舒服,雞就舒服。」林智傑連珠炮地說。
他曾到澳洲工作,回台後曾養肉雞,但肉雞每32天就要交到肉商手上,「妹妹總是很感傷,捨不得告別」,於是改養蛋雞,至少可以相處兩年。
散步的雞更健康
和妹妹養白肉雞時,一坪養50到60隻,雖然不像蛋雞關在籠子裡,卻怎麼都養不好;砍半,只養廿到卅隻,雞擁有更多的展翅及活動空間後,就不容易因為散熱不易,產生「熱緊迫」而呼吸急促、抵抗力下降。所以可以散步的雞更健康,能大幅減少動物用藥,死亡率也降低。林智傑4年前轉養蛋雞時,二話不說採用動物福利的方式來飼養蛋雞。
林智傑說,蛋雞原本就有高棲的習性,會因為社會地位高低,進行輩分排列。傳統格子籠飼養限縮了自然行為,影響生理表現。他雞舍的棲架約有1米高,蛋雞常高飛排排站;讓他驚奇的是,有隻蛋雞還嫌不夠高,索性飛上4米高的屋頂梁柱,「叫都叫不下來,算了,牠高興就好。」
體貼雞想要什麼
「體貼雞想要什麼」的同理心,大概是以動物福利方式養雞農民的共通特性。
在彰化縣芳苑鄉飼養放牧蛋雞的御品園負責人陳郁雄是斜槓蛋農,邊經營工廠,邊和朋友種樹、養蛋雞。他最愛在中午飯後,看蛋雞群散步。這時間雞群剛吃完飼料,自動地靠在門邊等待「放風」。閘門一開,歡叫著從室內衝到滿是樹蔭的放牧區,這裡啄啄、那裡抓抓,優閒踱步充分展現雞的本性。「這個情景,真的很療癒。」陳郁雄說。
林智傑說,改用動物福利方式飼養,會很在乎雞的感受。小雞長到可以產蛋的18周大,大概「有3歲小孩的人類智商,會認人,會飛來你肩膀玩」。在乎自己養的動物,感謝牠們的付出,想辦法讓牠們快樂,農民的快樂就在這裡。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