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結束了!各科吸睛試題解析看過來

會考結束了!各科吸睛試題解析看過來

國中會考今天結束,本報特別整理出吸睛考題

●國文:取材生活 考素包子起源 有「文轉圖」考題

會考國文科取材生活化,有素包子起源、吳晟新詩「去看白翎鷥」,也出了對聯「若不撇開終是苦,各能捺住即成名」,順便傳授人生道理。題型也越來越多元,今年出現一個「文轉圖」的考題,要求考生將虛構的溪流的走向、支流位置,化成地圖判讀。

台北市介壽國中教師陳靜儀提到一篇選文以南非約翰尼斯堡機場為例,說明跑道設計與當地的風速、風量等因素相關,考驗學生分析理解能力。另一題談到素包子的起源,從南宋時期開始介紹,考的是梳理訊息的能力,都是較為生活化的選材。

新北市江翠國中教師陳恬伶說,考題中也出現有趣的「析字聯」,要考生去理解「若不撇開終是苦,各能捺住即成名」的意涵,並判斷上下聯的格律和寫作手法,讓她印象深刻。

另外,升學考試取材常客、詩人吳晟,今年又有新詩「去看白翎鷥」入題。陳恬伶說,這篇作品相當白話,不難理解,考題主要是讓學生判讀文本內容,並賞析寫作手法。

●寫作測驗:青銀互動為引 思考高齡社會議題

今年會考寫作測驗以政府推動「青銀互動」為引子,敘述政策結合民間資源,鼓勵年輕人與銀髮族一同居住、生活,讓考生思考台灣高齡社會議題,並講述自身與年長者的互動經驗。

苗栗縣烏眉國中校長林孟君說,今年寫作出題與往年不同,過去沒有看過以不同素材入題,並起考生論析,而考生每人思考方式不同,命題並沒有告訴孩子要寫什麼,則是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表達如何贊成與反對。

嘉義縣東石國中教師李育靜說,考生如果沒有類似的經驗,可以從媒體閱讀、親人互動經驗來撰文,提出個人對這個現象的想法與觀察,甚至也可假設,自己未來成為銀髮族,將期待如何被對待。

●英語:書信體勸告親友不要整形、觀光公車路線圖

今年英語科會考試題題組的試題多樣,取材多元。貼近生活的題型有觀光公車路線圖及說明,介紹觀光公車淡旺季服務時間、票價等,學生要能做資訊檢索、釐清重要細節;也有書信體,勸告親友已經很美,不須靠整形變得更美,應該保有個人特色的書信。

跨領域議題有介紹動物生態,澳洲 superb fairy-wren 鳥因應不同天氣下不同尺寸的蛋 ; 科學新知介紹清晨飲用咖啡的新發現;傳統產業、藝術如何注入新時代的精神;傳記文體介紹英國女皇 伊莉莎白如何繼位。

文學與生活類:親子共同做菜的的短詩。題組內容以生活情境為主,結合核心素養三面九項能力,例如:分析、思考、綜合訊息能力、培養 國際觀、互助共好等。

●數學:防曬產品融入媒體素養 買咖啡有無自備容器

今年會考數學科試卷更重視生活中的數學素養,學生需要有連結具體情境與數學概念的能力,沒有過於繁複的計算。命題取材生活化,有特色的試題很多,例如:公園步道地磚樣式的數量問題、購買蛋糕伴手禮的不等式問題、購買咖啡時有無自備容器,價格會不同的關係式問題、由點餐結果推論義大利麵數量的代數推理題,以及防曬產品係數與防護率的探討等。

台北市北投國中數學教師林柏嘉表示,今年有一題以防曬產品為題材,提供公式要考生推算防曬係數(SPF);接著更跨領域融入媒體素養議題,讓考生結合數學知識,辨識防曬廣告「防護率多一倍」宣傳的真實性。

●社會:王安石「穿越」 醫療法修法

會考社會科時事題豐富,考題包括言語性騷擾救濟所適用法律的性平議題,也有「穿越」考題,把宋朝變法家王安石帶到現代台灣,要考生判斷行政、立法機關的制衡關係。還出現醫療暴力防制立法、山林濫伐、歐洲綠化帶等。

其中一題以宋朝王安石變法作為背景,並假設王安石來到現代,作為最高行政首長的他,與立法院間有著怎麼樣的關係。新北市福營國中公民教師卓旻寧說,此題的題幹以歷史科為主,答題線索卻是從公民科入手,考驗台灣五院職權的互動關係。

卓旻寧說,公民科時事題取材醫護團體推動修法,將醫療暴力行為的追究改為非告訴乃論,評量學生是否瞭解人民團體、請願、法律公布機關及非告訴乃論的相關概念;另一題以同學間言語性騷擾為題材,考驗學生是否知道受害者尋求權利救濟時適用的法律。

●自然:考榴槤氣味、防曬霜檢測

會考自然科試題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常見的素材,例如電子地圖規畫路線、防曬霜檢測學生學生對有機化合物的判別、熱敷袋的原理檢測學生吸放熱及溶解度概念、感受榴槤特殊氣味產生的部位、利用殺蟲劑測驗學生對三態變化的判定等等。

輔導團老師表示,今年較具挑戰性的計算題型僅第53、54題,不僅考學生溶液配置及實驗操作概念,也檢測學生對莫耳濃度及密度概念,是鑑別學生生是否精熟程度的關鍵題型。環境議題也沒有缺席,第38題考到二氧化碳濃度對海中珊瑚的影響,以檢測學生酸鹼值的概念。

地科的創新題組如第49、50題。有別於過去測驗方式,不以課本所示日、月、地之位置圖測驗學生,而採用創新方式,以出國生活情境入題,並結合地理地圖入題,實際探討即使在同一天,不同經度的人們,就會看到不同的月升月落時間。引導學生把課本知識融入生活應用,避免單純課本圖表記憶,讓學生能真實地思考日、月、地運作的原理。

文章取自於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