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裡看見細節

從哪裡看見細節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柯惠馨╱撰寫

寫作強調「主動看見」細節的重要,並且運用摹寫,示現作者視野中美好畫面(美好不代表正向),目的為帶領讀者還原(或可稱回憶)曾經被封存的過往片段。由此,文字所堆疊的故事,才有自己的溫度。

但什麼樣的畫面能夠觸發他人內心的脆弱,甚至引起共鳴呢?這是一個「舉世作者皆在尋找,卻總是莫衷一是」的大哉問。儘管如此,終究有方可依,有跡可循。

所謂平凡中見偉大,重點應該擺放於「平凡」,因為「唯有平凡才能令眾生平等;唯有平凡,才能輕易勾勒感動」。但平凡的材料,要如何勾勒細節,才足以令人「動容」呢?

記得某次課室與學生聊及「大甲媽祖繞境」事件,所有人無不讚嘆鬧街的人聲鼎沸,鞭炮聲響徹雲霄時,突然一名孩子呢喃自語:「媽祖真的會喜歡這樣被消費嗎?鞭炮打到祂的信眾也OK?」

是呀,感動就應該從這裡切入!「三月瘋媽祖」早已成了台灣文化符碼,彷彿缺了這件盛事,三月將會枯萎。後來,呢喃自語的孩子透過他的感官鋪陳,交給我這樣一段開頭:

每當看著信眾蜂擁而至,盡乎著魔地擠進水洩不通的小徑,用盡全身力氣也前進不了一寸,臉上卻無任何不安,上揚嘴角貼合媽祖臉上的笑紋,彷彿所有拉扯都是媽祖的撫觸、垂愛。遠不知幾里外的「跪下」聲聲跌宕,信眾們前仆後繼跪成一條長長的人繩,胖瘦不一的人們丈量不了彼此的距離,不是撞倒後者,就是推擠前者,更有跌坐在地的孩子不堪大人踩踏,放聲尖叫的場景……

如此習以為常的風俗,在呢喃自語的孩子眼中多麼不能接受,不可被習慣。在眾人眼中美好的畫面,卻成了他無法置信、不可接受的細節。然而,這樣的「不可接受」就成了日常材料切入的角度,也可隨即展開細節鋪陳,運用眼耳鼻舌身意,強化「云云大眾的慣性」與「自我的感受」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

你也擁有你的「不可接受」嗎?試著找找生活中的「碴」,你也能成為日常細節的好作家!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