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勝顏質

優質勝顏質

文╱記者郭琇真

全台有7千多間養豬場,據保守估計,轉型為動物福利飼養的可能不超過5間。為什麼這麼少?原因有二:一和台灣養豬場規模小,難以投入資金有關;二是販售方式,不論肉質好壞,只看豬的外觀訂價,也就缺乏誘因。

關鍵1 養豬場規模小 轉型不夠本錢

第一個關鍵,多數台灣養豬場規模小,平均面積不到0.5公頃,動物福利轉型要改建豬舍,飼養密度會變低,需要有土地和資金當後盾,支撐這段沒有收入的空窗期,否則豬農很難踏出第一步。

正在改建豬舍的三久畜牧場負責人洪崇拼,本業是經營建材公司,台北捷運8成防水閘門都出自他手。他說,若沒有這些穩定獲利,買下原豬舍附近的土地及增購設備,否則很難轉型。一句話:要轉型,就要「本錢夠厚」。

反倒是國內的養豬大廠,如卜蜂、大成,較有資本帶動旗下豬農轉型。大企業不妨多思考改善飼養方式,對豬友善,為牠生活負責。

關鍵2 體態決定價格 養好不如養美

投入轉型,就必須讓優質豬肉賣到好價錢,讓投入得以回本,這是第二個關鍵。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目前台灣豬隻販售仍以「秤斤論兩」的活體拍賣為主,肉商直觀憑著豬隻的「體態」決定價格,而非「肉質」。豬農養得好不如養得美,活體拍賣導致豬農缺乏提升飼養環境的誘因,更不用說轉型為動物福利模式,因為增加的成本和技術,不見得能夠反映在價格上。

相較之下,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採科學化的「屠體評級」制度,豬隻經屠宰後,會由專業人員或科學儀器評定肉品等級,才決定價格。

改革 推動屠體評級 免去國道掉豬

動社認為,推動屠體評級才有辦法鼓勵豬農養好豬,同時因豬隻先被屠宰,運到拍賣場時得用冷藏或冷凍方式運輸,可免去活豬站在無遮蔽的卡車上,一路從豬舍運到拍賣場,豬可能中暑、嘔吐、骨折等,曾有豬還在高速公路上跳車。「國道掉豬」的畫面,正訴說著改革的必要。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