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豬好心情

讓豬好心情

文╱記者郭琇真

走進祥圃實業營運長吳季衡的豬舍,有隻懷胎的母豬正攤在地上發呆,姿態很是慵懶。另一頭在鐵欄裡,剛吃完飼料的母豬抬起頭來,緩緩邁步,屁股往後一推,閘門就順勢開啟,牠走到中央的「運動場」踱步,發呆的母豬就躺在這兒,其他懷孕的豬媽媽也都在這裡散步。這是祥圃實業從丹麥引進的「自由狹欄」,不再讓母豬懷胎4個月都禁錮在傳統狹欄裡。

鐵鍊、水管…小豬的玩具

豬舍裡還看似突兀地掛了鐵鍊、水管,還有紅色的球。吳季衡解釋:「這些都是小豬的玩具,讓小豬磨牙用的。有時,還得跟小豬玩拋接球,免得牠們無聊互咬。」幾隻小豬臉上還沾著黃色飼料,就死命咬住鐵鍊大嚼,專心模樣煞是有趣。

不只搖錢樹 眼裡都關愛

眼裡滿是關愛,吳季衡說,這些豬不只是養大就「推出去殺了」的生財工具;更是有感覺、會思考的生命。認知到這點,會讓你對飼養方式全然改觀:「你會有更多愛心,會對牠有同理心,想要為牠們做點什麼,感謝牠貢獻這生命給你。」

祥圃實業代理歐美動物營養品已有卅多年,吳季衡接手家業,他的弟弟吳季剛則選了完全不同的路,出國後成了揚名世界的服裝設計師。

吳季衡在十年前由營養品貿易跨入養豬業,買下位於南投跟雲林的老舊豬舍,第一個決定就是依動物福利原則打造養豬場。

降飼養密度 讓豬長更好

作為動物的營養師,吳季衡始終思考如何讓豬長得更好,讓豬農更有利潤。「除了添加營養品,其實讓豬有好心情、解除豬的壓力更重要。」所以,他決定降低飼養密度、改善豬舍通風狀況,後來才發現,這就是國際間提倡的動物福利飼養方式。

轉型過程中,最困難的是硬體建設。因為豬農擔心母豬趴趴走會打鬥流產,母豬懷胎期4個月被關在長寬只有2乘0.6公尺的傳統狹欄裡,難以翻身。祥圃從丹麥引進「自由狹欄」,同時保留豬舍一半空間作運動場,豬媽媽可以散步,也可以留在自己狹欄裡獨處,避免同伴攻擊。

祥圃實業副總林陽山計算,自由狹欄就比傳統狹欄貴3到4倍,再加上為了打造母豬的運動空間,祥圃位於南投的新合興畜牧場幾乎是「減半飼養」。

換飼養思維 不用棍棒打

動物福利還有一個挑戰是「飼養者的思維管理」。林陽山說,養豬業工作繁重,原本的飼養方式讓人的情緒緊繃,「容易把豬當出氣筒」;如今趕豬不能如傳統用棍棒猛打,而是用趕豬板擋住豬的視線,引導牠前進。這需要對工作人員不斷教育訓練。

為了與消費者溝通,吳季衡索性蓋了豬肉分切場、曾開起餐廳,布置豬的生長環境,讓餐廳成為食農教育教室,他希望消費者能看到每一片豬肉背後,豬為人類所奉獻的一生。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