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選舉新聞

剖析選舉新聞

文╱管中祥

距離2020年台灣大選只剩90天,各個候選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獲得選民及媒體的青睞,而原本就十分熱衷政治新聞的台灣媒體,更是卯足了勁,大幅報導選舉新聞,吸引觀眾的目光。

依據中選會在年初公布的總統選舉人數為1934萬76人,其中,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首投族人數為118萬6685人。上百萬人將第一次投下神聖的一票,但,我們能在媒體上了解候選人什麼樣的表現與政見?

影響較小的 比較沒版面

雖然明年初的大選包括總統及立委兩項公職人員選舉,但目前媒體的焦點大多集中在總統參選人身上,對於立委選舉的報導相對較少。媒體的版面、時段有限,容易出現排擠效應,多類公職人員同時選舉時,區域較小,或對國政影響較小的公職選舉相對不受到關注。例如,去年的「九合一選舉」,媒體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六都市長及部分具爭議性的公投上頭,至於鄉鎮代表、村里長候選人,則較少受到關心。

賽馬式報導 青睞領先群

不過,即使是同類型的選舉,媒體也一樣把焦點放在少數參選人,例如,今年的總統選舉連署共有12人領表,也就是明年總統大選時,可能會有十多組人馬參選,但除了領表當日,這些領表者幾乎很少出現在媒體報導裡。

一方面是因為領表者尚未成為正式候選人,另方面,社會大眾及媒體並不認為這些人對選舉會有多大的影響,但也因為這樣的預設,排擠了大多數候選者被民眾認識的機會,也可能讓許多「賢」與「能」還沒正式登場,就被淘汰出局。

這就是選舉新聞最常出現的「賽馬式」報導,媒體偏愛將報導重點聚焦於少數領先群,將焦點放在誰贏誰輸的戰況描述,雖然能因此激發民眾對選舉的關注與熱情,提高選舉熱度,讓選舉議題四處延燒,但也將選舉窄化成少數人的激情競爭,忽略了對其他參選者的公平報導,以及對政策、政見的理性討論。

弱勢參選者 只能出奇招

事實上,商業電視的選擇標準考慮的是新聞能否引起閱聽者興趣,進而增加商業利益,因此,受重視的經常是那些具全國性知名度、會吵架、有爭議、有希望,並符合新聞價值且能吸引觀眾目光的檯面人物,而不符合這些條件的弱勢參選者,大概只有身著奇裝異服、施展怪異招數時,也許還能被媒體當作異類、傳奇、花絮、笑話來報導,這也讓台灣的選舉新聞顯得膚淺而荒謬。

理性候選人 也可能淪陷

進一步來看,這樣的報導方式也會讓一些原本想談政策的理性候選人,為爭取曝光的機會,迎合媒體、討好媒體,大出奇招、激情演出,放棄政策論辯,追求攻擊造勢,不但會造成惡性循環,也傷害了選舉、傷害了民主政治。

電視媒體強調速度、重視感官效果、在意收視競爭,選舉新聞的選擇與製作較難深度討論。還好,這幾年仍有不少平面及網路媒體願意花較多的資源製作優質的選舉新聞,整理與比較候選人的政見,提供民眾討論政策的論壇,讓候選人及政黨有理性論辯的空間。

聚焦口水戰 觀眾也有責

不過,若已有這樣的選舉新聞,觀眾卻仍然沉浸於賽馬式的報導,關心候選人的口水競爭,而不願意冷靜地理解參選者的政見與政策,那麼,台灣選舉新聞膚淺化的責任就不只在新聞媒體的身上,觀眾恐怕也要共同承擔。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