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歷史:讀《雞冠天下》

如果這世界少了雞胸肉,沒有了雞蛋,到了肯德基買不到炸雞、到了便利     商店買不到茶葉蛋,絕對是一件引起暴動的大事。2012      年的墨西哥,由於大量的雞隻因病被撲殺而產生「蛋蛋危機」,示威群眾走上街頭抗議雞蛋價格飆漲,   同年,埃及因為雞肉價格高昂而助長了埃及革命。雞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動物, 牠們不只是滿足我們肚子的農場動物而已,在人類的飲食、宗教、文化、歷史、 考古、娛樂、甚至是疫苗的製程都完美的搭配著人類的社會,所以,經濟學家     亨利・喬治就曾經說「紋腹鷹增加,雞就變少,可是人越多,雞卻跟著變多」,    這是多麼有趣的觀察。本書作者原只是想報導四千年前印度商人靠著季風航行     的故事,卻意外發現家雞的歷史而寫成了一本書,作者屏除科學論文的寫作方     式,取而代之的是以田野調查穿插研究文獻的輕鬆方式,娓娓道出雞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歷史。

一隻華美的鳥漫步在空地,陽光穿透樹林灑在鳥的羽毛上反射出紅、綠、 紫色金屬光澤,作者利用這種視覺摹寫的方式,首先描述 1911 年生物學家威廉・畢比在緬甸北方尋找紅原雞旅程中的所見所聞,說明樸朔迷離的家雞史以及其被馴養的過程。為了多方驗證家雞的起源,本書也列出其他學者認為灰原雞、綠原雞、斯里蘭卡原雞在 DNA 定序上的表現也與現代的家雞十分相似,不管相信家雞祖先為單一起源、多起源或是混種學說。原始叢林裡的雞其求生本 能在現代的家雞中還是存在的,雞的兩個眼球能分開看東西,一隻眼睛盯著食 物,同時另一隻眼睛則留意著遠方獵食者是否有威脅。但也由於生長在叢林的 天性,家雞的祖先天生就是敏感而易受驚嚇的,因此,很多學者都推論,家雞 能被馴養的原因來自於隨機的基因改變以及近代品種改造的結果。

本書用大篇幅描述了現代的考古學家藉由挖掘雞的遺骨了解遠古人類的飲食、社會組織、宗教文化以及環境狀態。在古代的巴比倫,雞是神聖的象徵或是神祉的奴僕;古羅馬時期認為雞鳴之時,可保災禍遠離眾生;波斯人和印度教徒一樣敬重公雞,因此他們都禁食雞肉;在中國道士會殺雞獻拜來致賀新廟落成,或是替皇室驅邪,由此可見,雞不僅是農地裡的家禽,在古代社會裡更是帖靈丹妙藥。由於雞與人類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因此,英文裡有很多字詞與雞相關,如 cocky、chicken out、walk on eggshells,在中文裡則有雞犬升天、鶴立雞群等成語,由這些用語可看出雞映照在人類生活的變化多端。

談到動物的記憶與智商,一般人往往想到狗、鸚鵡或是海豚,很少人知 道,其實雞也有很好的記憶力與物體恆常的概念,本書作者特別列出科學家對許多家雞進行的實驗結果,發現剛出生的小雞竟然能夠追蹤出現之後繼而藏在不同檔板後方的小塑膠球,甚至還懂得加法,並且會選擇藏比較多物體的檔板,這種加法的概念在人類的世界是直到四歲才比較成熟的。進一步研讀了 2014 年 5 月份的科學人雜誌中摘錄了史密斯等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了雞其實相當的陰險狡詐,會判斷周遭的情勢去決定發出的叫聲來陷害競爭者或是保護自己的女伴,可見雞的智力不輸某些靈長類,會用複雜的訊息傳達意圖,這些研究更是顛覆了我們對雞的智力的想像。

本書的作者總共參考了 877 篇文獻,用有趣的方式傳達了很多雞的冷知識,以生物學、宗教、文化、娛樂等面向描述雞在人類探勘、擴張、娛樂以及信仰上的印記,作者最後更以地球公民的身份倡導了很多企業社會責任與人類需要反思的觀念,如雞的人道飼養、動物權、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及原生雞基因消失等議題來呼籲人類的重視。這是一本有趣又不失深的雞的百科全書,文中描述的不是單純的生物學,而是雞與人類共同創造的歷史,值得讀者跟著作者的腳步深入叢林細細品味。



1
史密斯、傑林斯基,2014 年 5 月號,〈傻雞不笨〉, 《科學人知識庫》,https://sakb.ylib.com/article/201405.7104

我們與雞的距離:讀《雞冠天下》

「雞」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動物,牠不只提供我們肉和蛋以供食用,還能作為農家的天然鬧鐘。如果把這些雞平均分配,那麼全球的人口平均每人可以分到三隻。那麼,雞的功能有什麼呢?雞又是如何從野生動物進入人類的生活圈,並造就現在無可取代的地位呢?

《雞冠天下》這本書介紹了雞的演化傳播史,以及人類與雞的關係。根據研究顯示,雞最早是由生活在東南亞及南亞叢林中的「紅原雞」馴化而來,牠跟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向歐洲傳播,但在中古時期地位卻是比較低下的。然而在19 世紀英國發生的饑荒使得雞成為眾所矚目的對象——因為雞只要少量飼料就可以提供大量的肉及蛋。美洲的雞主要是在大航海時期傳至該地區,早期雞只是南方黑人的肉類來源,到了現代,美國已發展成了世界上數一數二大的工業化養雞地區,生產著世界各地所需的雞肉和雞蛋,徹底改變了傳統認為養雞是農忙之餘的副業的經濟規模。

雞的品種與基因種類非常多樣,舉例來說,白來亨雞很會產蛋,康沃爾雞則肉非常豐腴。有趣的是,雞的基因似乎是跟著人類的需求而變化的,例如肉雞、蛋雞及鬥雞等,顯現出人與雞的關係密切。

然而,在〈原雞群島〉一章中,也提到了雞的養殖所帶來的問題。目前我們在超市買到的雞肉多數是經過現代化大規模養殖所生產的,這些雞一般無法被人性化的飼養,終其一生都活在狹小的籠子裡,並被施打了生長激素及抗生素,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產生許多問題。因此,在世界各地有許多人正在為雞的未來而努力,以作者為例,他走訪了雞隻權利人士的保育所,走訪了法國的獨立養殖戶,讓我們看到了不同於企業養雞的情景——更人道、友善的飼養方式。

雞除了做為食物之外,還有許多額外的用途。舉例來說,許多文化都有獻祭雞的傳統,有部分國家則將鬥雞視為合法的娛樂產業。此外,雞蛋對於生物研究也有許多幫助,例如目前許多疫苗都是藉由雞蛋進行培養的,而雞蛋的構造就像一個小型生物體,可以用來觀察生物系統的運作,且價格又不像其他生物一樣昂貴,使得許多生物實驗或培養都會以雞蛋來進行。

講些更生活化的例子,你可能會好奇:「雞」到底為什麼會跟「男性」扯上關係?本書也回答了這個問題。在古代,由於雞會在早晨鳴叫,所以被許多宗教視為光明的象徵。然而到了中古世紀,某些邪教會使用雞作為儀式的一部 份,於是雞開始跟邪教產生關聯,使得牠被冠上許多污名,才產生了這些負面的意涵。

回到台灣,雞在台灣社會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傳統務農社會,家家戶戶多少都會養殖雞隻,既不用花太多心力去照顧,還能產肉及蛋,以養雞為副業的農民自然不在少數。而現代社會中比較常見的則是像美國的養殖方式, 大規模的供應我們的需求,也有少數利用傳統的養殖方法——放山雞,如果作者有機會來到台灣,也許台灣獨具特色的養雞文化也能成為一頁新篇章。

總的來說,本書廣泛的將雞的一切知識有系統的介紹給讀者,是市面上少數如此完整的書籍。作者舉了許多歷史資料及權威人士言論佐證,並實際走訪了各研究機構及養殖戶,以歷史、文化、科學等不同層次說明雞的重要性,使得文章更具有說服力,也使篇章架構更加完整。

原本「雞」對我們來說也許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但透過作者詳細的介 紹,使我對雞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作者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人與雞的關聯,確立了作者的論點,並以親身經歷進行論證,用科學的方法詳實闡述其論點,使本書更具有研究價值,而從字裡行間也能看出作者對於雞的熱情,使人們對雞能有不同的看法。本書充滿專業性質又不失風趣,如此專業、豐富、充滿趣味的內容,讓讀者能夠身歷其境,跟著作者一同遨遊在雞的世界中。

正反對立的現實:讀《反叛的科學家》

科學的發展如同蜿蜒曲折的山路,絕對不是風平浪靜。不同的科學家在各種議題上時常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甚至會因此爆發一場革命。以量子力學的戰場為例,「愛因斯坦有統一場論,海森堡有基本長度理論,波恩有名為互易定理的新版量子論……」,堪比春秋時代的百家爭鳴。《反叛的科學家:一代傳奇物理大師的科學反思》集結知名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在紐約書評發表的評論與部分著作的短文。這些文章大多是戴森對當代科學發展的看法與批評,可謂針砭時弊,將戴森長於分析的一面表露無遺。

本書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當代科學議題〉針對許多科學人物的性格與行動做了深層的剖析。第一章便開門見山地透過分析「簡化論」,挖掘二十世紀偉大科學家所犯下的錯誤;數學家希爾伯特與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專長領域皆有革命性的地位,但卻不約而同地在人生的晚年一味執著想用簡單的公式或符號,嘗試描述所有的數學或物理內容,最後卻一無所獲。

接著,作者在〈戰爭與和平〉提到了許多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的議題。由於作者當時參與了核彈發明的相關計畫,這個議題對戴森而言可說是刻骨銘心,也促使他反覆提及和平主義的重要性;這點在第十一章尤其明顯。作者透過反覆強調二戰時核武軍備競賽的危險,闡述建立核武庫與達成全球性協議的重要性,並為下一章剖析達成核武默契的機會埋下伏筆。

第三部分〈科學暨科學家們的歷史〉多以兩個互斥的看法闡述科學相關的議題。如第十六章分析了業餘愛好者與專業人士的差別,以培根與笛卡爾式科學進而將其分門別類。第十八章則描述了「孔恩派」與「加里森派」針對驅動五零年代科學革命的,究竟是「工具」或是「想法」的不同觀點。

最後,〈個人與哲學論述〉將科學與宗教結合,使兩門在歷史上曾多次對立的學問有了交集。舉例來說,第二十五章以基督教的發展史和科學史類比, 各分成五個時期,進而揭示了極高的相似度,並提到知名科學家波金霍爾與費曼對「宗教見解是否可以質疑」存在不同的想法。

雖然本書的文章大多是書評,但乍看之下卻和書籍的關聯甚少。除了部分篇章在開頭簡述某本書的內容與作者的心得外,書評的主體大多為作者對該書內容的延伸,並時常提及和該書內容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雖然有些讀者會批評這樣是離題,但對我而言卻是增廣見聞的一大契機。我認為作者對該人物生平事蹟的主觀評論,在價值上必然遠遠超過被書籍侷限的評語。另外,戴森也經常將相關的其他書籍與書評中被評論的書籍作比較,並由此延伸出對歷史發展的反思。就風格而言,作者的書評可說是自出機杼,有別於一般作家所撰寫的評論;雖然難以讓讀者明白該書的詳細內容,但在略為提點後,延伸而來的獨特內容卻遠比單純的書評更有韻味。

本書的內容涉及許多方面的知識。一方面提供讀者了解不同議題與看法的機會,但由於理解所需的背景知識量大,另一方面也讓透徹了解本書的難度增高。這點在第四部份尤為明顯;第四部份在內容上多次提及基督教的教義與相關概念,針對非基督教信仰或對宗教了解略為淺薄的讀者而言必然是一大障 礙。這是我難以理解此部分的一大原因,因此我認為這是本書的美中不足之 處。不過,本書亦有較親近大眾的篇章,如第三部分的內容皆從科學名人的歷史談起,對一般讀者而言較容易上手。

整體而言,《反叛的科學家》彙整了戴森針對多種議題的獨特分析與見 解。除了融合科學與歷史外,也提供讀者思考科學發展的機會。縱使有艱澀難懂的內容,仍然帶給了讀者五味雜陳的思維。

生命科學的一把刀:讀《破解基因碼的人》

如果你的小孩能夠一輩子沒有任何疾病纏身,又或是比一般人高大、壯碩、甚至更有智慧,你願意嗎?還是會選擇讓他維持原貌,儘管可能不是最完美的?

《破解基因碼的人》中的珍妮佛・道納在十二歲時閱讀了父親送給她的《雙螺旋》後,對科學產生了憧憬,下定決心要成為一位科學家。即使她在求學路途受到許多質疑,例如她的大學教授曾和她說過:「女孩子不搞科學。」她依舊堅持自己的路,完成了許多驚艷大眾的科學創舉,而本書著重討論的便是她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貢獻—將 CRISPR 帶入世界。

CRISPR 是一種基因編輯的技術,透過 tracrRNA 及 crRNA 分工合作找到正確的 DNA 序列目標後,用基因剪刀 Cas9 進行裁剪,再將新 DNA 片段放入後黏在斷口處。相較於其他基因編輯技術,CRISPR 的高效率、低成本特色,吸引許多科學家投入研究,期待 CRISPR 未來能讓人類有更好的生活。

CRISPR 的發明者並不是人類,而是毫不起眼的細菌。細菌利用 CRISPR 記住曾經攻擊它們的病毒 DNA,而且更進一步刻在它們的身體裡。在細菌的 DNA 鹼基中,部分片段中夾著一些具有意義的序列,這些序列就是病毒的 DNA。細菌身體中的病毒 DNA 序列,是為了這些不速之客所建立的資料庫,等下次相同病毒再訪,細菌識別出它的身分後,就能展開攻勢,把它們殺的片甲不留。

要將細菌免疫的古老機制轉換成普遍的基因編輯技術,是否是個困難的步驟? 道納堅持 CRISPR 所需的成分及步驟皆已在試管實驗中完成,運用到人體是件「顯而易知」的事,不過她的競爭者認為實際應用需要創新的步驟,雙方之間火藥味十分濃厚,甚至打了一場長達十九個月的專利權官司。而法官最後判決結果如何?專利權又會落在誰家?

在運用 CRISPR 於人體的技術漸趨穩定後,科學家們開始思考究竟基因編輯在人體能用到什麼程度?「治療」與「能力強化」的分界在哪裡?因為基因突變、父母遺傳導致的矮小,都能夠使用基因編輯嗎?已經 180 公分想長得更高呢?

CRISPR 究竟是一把靈活的基因剪刀,還是一把消磨人類多樣性的剁刀?一旦基因編輯技術發揚光大,每個家長都把小孩改造成他們心目中的「完美小孩」, 每個兒童都健康、聰明,擁有金髮碧眼、白皙皮膚,這個世界還會像現在一樣豐富多彩嗎?人類的遺傳多樣性也可能就從此消失,失去演化原動力,有一天當地球環境劇烈改變,人類的結局就是滅絕,而我們在那之前能改變什麼嗎?而在解決上述問題前,科學家們都同意暫時不對生殖細胞進行編輯,怕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結局。

第一個嘗試打破這個規則的人就是中國生物學家賀建奎。在〈CRISPR 寶寶〉一節中,講述了賀建奎協助世界第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故事,他的起初想法類似優生學,希望透過 CRISPR 技術讓一對罹患 HIV 的夫妻擁有健康的孩子,當時他的舉動在科學界掀起一陣風波,評論大致倒向負面的一邊,科學家們認為賀建奎的行為瘋狂、傲慢、不負責任。最後他被判三年監禁、罰鍰人民幣三百萬元, 與他幻想中成為受人推崇的「全球英雄」南轅北轍。

「科學不是為了個人榮譽,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人類謀幸福。」中國物理學家錢三強的這句話,貫穿了此書的核心價值。雖然科學家們在發表論文、爭奪專利中一直處於緊繃的競爭狀態,緊要關頭時他們仍不計前嫌,一同合作。自2019 年來,新冠肺炎讓人們身陷苦海,道納於是召集各大領域的科學家,同心協力一起尋求各種檢測、預防、治療的方法,運用 CRISPR 技術不斷改良各種檢測器、疫苗等工具,以求擺脫病毒的那天到來。

《破解基因碼的人》完整描繪了 CRISPR 開發的心路歷程,從發現、改良遇到的種種困難,一直到獲得諾貝爾獎的激昂、感動,每個細節都不輕易放過。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搭上生命科學的時光機,再次回到珍妮佛・道納的實驗室裡吧!

藉人類史角度,看見雞的另一面:讀《雞冠天下》

 雞,老早就與人類共同生活,但牠們的存在總是不被注意,更不是學者的研究重點。源於撰寫人類遷徙歷史的報導,作者探訪了中東、中亞和東亞的古文明遺址。在考察古城市時,因為遺骸中的一根雞骨,使他開始研究雞與人類史的關聯。雞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力,在本書都有鉅細靡遺的描述。前段先講述最早的紅原雞,慢慢演化,最終成為家雞的演變史。

達爾文在 1868 年發表《動物和植物在馴養下的變異》,書中提出家雞起源於公元前 2000 年印度大峽谷中的紅原雞。達爾文的主要證據是,家雞的外型和紅原雞最相似,且紅原雞能和家雞雜交產生後代。然而,並非所有研究者都對達爾文的說法照單全收,從來有學者提出其他叢林雞也有可能是家雞的祖先。雖然家雞起源仍未定,不過今日學者較多相信家雞的遺傳背景來自紅原 雞。紅原雞是所有雞的原型,其獨特的可塑性,更促使世界上出現如今豐富的家雞品種。

文章最關鍵的段落就屬結合人類文明史部分。作者從歷史角度,從三大古文明的紀錄中,找尋雞進入人類社會的痕跡。古埃及出現雞的刻文、陵墓、器物裝飾,證明當時雞被當作異國禮物贈送給統治者;印度古文明的人像雕塑、動物塑像、各式遺物等,推論四千年前已有鬥雞文化;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王朝流下的楔形文字紀錄,也能發現雞跟著海上貿易進入伊拉克地區。

雞的散布都和航海路線脫不了關係。隨著人類世界的全球化開展,雞也跟著貿易航線,成為世界史的一環,雞也開始在人類生活各處出現,相互建立起密不可分的關係。

敘述完雞是如何進入人類社會,作者再來介紹了雞在人類世界的應用。從最早期的殺雞獻祭,到被許多文化當作各式醫療處方,雞總是被人類賦予各種功用。據研究所說,雞的不同部位製成的各種藥品,還擁有能減緩發炎、紓解鼻塞及胸悶、阻止病毒危害等療效。

除了提到雞對各國文化造成廣泛影響外,作者也在後面章節,從人類演化觀念的歷史,與學者從雞身上發現的現象結合。雞的多樣性更加明顯,顯示同樣物種內可能會有相當多的變異。雞可說是協助了演化論的研究過程呢!

另外,作者也在書中加入一些雞相關的有趣小故事,如「雞其實沒有雞雞」:雞的生殖器官和人類的並不相同,牠們並沒有陰莖,只有泄殖腔;文中也補充了關於雞在俚語中被叫作生殖器官的一段歷史。「鬥雞大賽」也是書中一大亮點。鬥雞在峇里島是宗教活動,作者親自到當地參與這場盛會,也從中獲得祭祀歷史、儀式知識等。這些事證都一再地證明,雞,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更是影響世界大局的重要角色。

許多正默默影響世界的事物,往往會因我們不去關注,被大眾視而不見。本書使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從人類史視角去剖析雞的故事。這種寫作方式,讓大眾能藉已知的歷史,跟隨作者認識雞與人相遇的歷程軌跡,提高了文章在不同群體的接受度,能廣納更多讀者。

文學批評家喬治・史坦納曾說:「所有事物都會被遺忘,唯有語言不然。」在人類對雞的依賴與日俱增,距離卻漸趨疏遠之際,作者以文字為武器,將雞的奧妙,以文章傳播,正是實踐這句話的最佳例證。

你除了知道雞是從恐龍演化來的,你還知道什麼?
讀《 雞冠天下》

餐桌上常見的料理──雞 ,為什麼「稱霸」了這世界?你知道如此害羞的的鳥類是如何被人類「訓服」的嗎?如果沒有雞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多少影響? 又有誰會想到「雞」能夠拯救無數失去人權的西非奴隸,還讓黑奴們找到讓快速且方便的料理雞肉方式,造福了如今的你我?雞看似是一個相當常見的「鳥類」,不但飛不高、走的也不遠、移動速度更是不用奢求了!卻在 1500 萬隻鳥獸中,獨佔「禽」頭?

《 雞冠天下》的作者撰寫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國家地理雜誌》等重要國際期刊,曾到「雞」的原生地──東南亞、中亞和南亞等地進行當地調 查,內容主要以考古和文化遺產為主題。本書作者結合了考古學、演化學、生物學、人類學等學科資料及實際走訪鬥雞場、農村農舍和實驗室中,加上紮實的科學理論背景為基礎,將「雞的精華傳記」寫出,帶著你深入其境的探勘無比精彩的「鳥中傳奇」。

我仔細打量這本書,發現作者打破了我們和雞之間的高牆,讓我們真正的去了解:雞,是怎樣的動物?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我們大部份人都知道,在世界上的每一種生物都扮演著重要的腳色,那怕是少一隻煩人的蟑螂,對人類生活都會有極大的影響,何況是一隻和人類生活如此親近的家禽,足以使國際經濟動亂,也讓我們失去了一個對我們營養極為重要的「關鍵」,那就是雞蛋, 不只含有蛋白質、脂肪、葉黃素,也可以補充礦物質和其他維生素,少了雞蛋不但影響經濟,也讓我們補充營養的難度更上一層樓。在書中也會告訴你幾個雞蛋冷知識,如當時肆虐天下的「天花」除了被「雷隊友」牛痘背叛以外,是怎麼被如此不起眼且常見的雞蛋給打敗的。

在書中有很多不同功能的雞,有的肉很多,有的長的很快,有的則是產蛋速度驚人,藉此, 讓雞的功能五花八門,不同的雞種各有各的優點,成了「鳥獸之冠」。在書中有一位「善心人士」瘋狂的守護即將滅絕的「紅原雞」,滅絕指的不是像北極熊一樣的「個體」消失,而是基因逐漸的被家雞滲透,準備被登出世界的舞台!

若是你沒那麼喜歡冷冰冰的知識,在書中也有許多有趣的故事,讓我徹底變成吸墨鬼,一口氣把書中的墨汁吸光光。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鬥雞,在一個看似博弈的娛樂,從戰國時期到大航海時期甚至二十世紀中葉,都對人類文明產生很多看不見的改變。除了鬥雞以外,書中的歷史也是讓我讀得津津有味, 雞由古埃及的「異國珍禽」,到中世紀扮演「除蟲劑」和「鬧鐘」的腳色,到北 美殖民時期的「備用糧食」和「救命稻草」,也成為後來奴隸們的「好夥伴」和「玩具」,到現在你我的重要家禽,這之間的關聯完全抓住了我的胃口。

在書中用很生動的方式來講述雞的習性、生殖、用途等,可以在輕鬆的氣氛中閱讀雞的歷史,就算書中出現了很多複雜的知識,還是能夠被作者清楚的

脈絡「梳理」的相當明確,只不過書中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來陳述事件與故事的! 在閱讀時可能要在一邊理清「時間線」。在我看完整本書後,在我長時間仔細揣摩這本書時,我渾然發現,對於雞的歷史和習性的了解,若作者說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基因的通關密語 CRISPR : 讀 《破解基因碼的人》

19 世紀末,孟德爾在聖湯瑪斯修道院揭開了生物遺傳的序章,從豌豆交配的實驗結果到發現生物遺傳規律,這位被後世尊稱為遺傳學之父的修道士開啟了生物遺傳的新世代。20 世紀中葉,隨著華生和克里克發表了 DNA 的雙螺旋結構, 生物遺傳領域不再令人捉模不透,人類對遺傳的了解逐漸明朗。而 CRISPR 無疑是 21 世紀生物科學最令人興奮的發現,不同國家的科學家攜手探索這項偉大的新發現,這項技術很可能對人類文明產生極大的影響,翻轉我們過去所認識的遺傳及生物基因。

CRISPR 是<破解基因碼的人>一書的核心,作者用 CRISPR 的發展巧妙地把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珍妮弗.道納串連在一起,要知道 CRISPR 並不是一人一時的發現。第一位釐清 CRISPR 的是法蘭西斯可.莫伊卡,他在為古細菌定序的時候發現間隔重複排列的 DNA 序列,出於對生物奧妙的好奇心,莫伊卡一頭栽進 DNA 的迴文序列之中,並發現 CRISPR 是細菌的一種免疫機制,細菌會保留曾經攻擊過它的病毒基因片段,並利用這些基因片段來偵測並且抵抗相同的病毒,莫伊卡的發現使越來越多科學家投入其中,珍妮弗.道納便是其中之一。

受到同事的邀請,道納轉換跑道加入了 CRISPR 領域,和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合作破解基因碼的秘密,也同時和其他科學家們競爭,在和夏彭蒂耶的合作期間, 道納與其通曉了 CRISPR 至關重要的酵素 Cas-9 的機制,他們發現 Cas-9 就像一把剪刀,只要用不同的嚮導 RNA 作引導就可以裁切任何不同的 DNA 序列。不管是莫伊卡、道納又或是夏彭蒂耶,都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研究,我想就是因為他們對生物的好奇和著迷才發現了改寫人類歷史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

隨著越來越多科學家投入 CRISPR 的研究,CRISPR 來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繼道納和夏彭蒂耶等人的發現之後,CRISPR 已經不只是細菌的自我保護機制更是改寫基因密碼的利器,為了能進一步了解其中玄妙,科學家們無不全心全意研究,因此一場名為人類基因編輯的競賽如火如荼的展開了。作者將道納與其他科學家如張鋒的競爭生動的呈現在讀者眼前,亦將科學家們之間的合作描摹的溫馨動人,每翻一頁我的心跳似乎都漏了一拍。

巨大的成功往往會伴隨許多麻煩和問題,當科學家們發現自己有能力改變與生俱來的基因,頓時在科學界及社會引起軒然大波,自達爾文於 1859 發表<物種起源>一書後,社會大眾便認同演化是大自然在萬古千秋中緩慢推動,而 CRISPR 技術的成熟卻讓人類突然有了演化的鑰匙。為此科學界頓時亂成一團,但基因工程所造成的恐慌早在 1970 年代就發生過,在作者的前後呼應下,烘托過去和今日的科學家們如何斟酌基因工程的用度,以及在治療疾病和其他用途之間取得平衡。

在作者的帶領下,我深入了解當年科學家們如何一步步逼近真相,也在作者的訪問中還原不同人物的人格特質,這是我很喜歡此書的原因。作者從珍妮弗. 道納小時候的經歷下筆一路到道納與夥伴合作和同行競爭申請專利、科學家擅自創造基因編輯嬰兒和 CRISPR 對新冠疫情的影響,最後以道納和夏彭蒂耶獲得諾貝爾獎畫下美麗的句點。看到此處我不禁一陣感慨,書中曾提及當初華生和克里克一舉發現 DNA 雙螺旋結構可少不了羅莎琳.富蘭克林的功勞,但在頒發諾貝爾獎時卻唯獨遺忘了她,或許是因為她當時已不幸罹患卵巢癌離世,也可能在那個時代女性科學家的貢獻往往遭人忽視,最終成為了諾貝爾獎的遺珠之憾。道納和夏彭蒂耶的獲獎不僅僅是代表人類在生物科技的突破,更凸顯女性在科學界的貢獻不容忽視,富蘭克林雖未獲獎,但她的貢獻會如同她著名的 51 號照片長存於科學史之中。

CRISPR 在新冠疫情中的應用讓社會看出它在生物科技發展的潛力,與此同時科學家們已著手研究 CRISPR 的其它可能,<破解基因碼的人>揭開人類 21 世紀生物科技的大突破,也讓我們了解 CRISPR 帶來的無限可能。

理性與縝密思考的反叛:讀《反叛的科學家》

這本«反叛的科學家»是收集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以前發表在

«紐約時報»的書評、零星的演講、短文,集結而成。

«反叛的科學家»裡面收集的書評的領域十分廣泛,從原子核到黑洞、鐘 錶到戰爭……,各個領域都有涉獵,並且都有獨到的見解,可從此發現作者戴森守備的領域是十分廣泛的,也因此能夠在兩件事中,發現常人無法發現的關聯,例如量子電動力學的正則演子運算法和費曼圖演算法。

雖然這本書取名為«反叛的科學家»,但裡面主要討論的並不是反叛的科學 家,而是收錄的書評,其中按照題材分成了四大部,再根據時間先後,依序排列。第一部是當代科學議題,是在說科學與科技所產生的議題,第二部戰爭和和平,第三步是科學暨科學家們的歷史,談及過去的科學家發現的事物與作者的思考,第四部是個人與哲學論述,主要在說作者對科學與哲學的看法。不過裡面的所提及的科學家並不一定都是反叛者,例如第21章的約翰‧考克勞夫(John Cockcroft),甚至有些內容的重點也不是放在科學家,而是士兵,例如馬克思•黑斯廷斯(Max Hastings)。

作者會寫這些書評不只是為了寫出對於書的評論,而是為了寫出對於題材,自己獲得的反思。這本書的優點有很多,第一是以較口語化的方法敘述,比起用生澀難懂的專有名詞,淺顯易懂的文字更適合科普書籍,第二可以跟著作者的思路看待科學,發現其中不意察覺的連結,第三課可以從中獲得領悟或反思,作者舉了非常多的科學家的故事,容易從中獲得啟發,第四可以更了解過去偉大的科學家們生平。

作者提出了”反叛”的科學家,對於作者什麼是反叛?反叛是去反抗當地主流文化所加的限制,從中突破,當地主流文化可以是西方文化也可以是東方文化,像對阿拉伯數學家暨天文學家奧瑪‧開儼(Omar Khayyam)而言,科學是伊斯蘭知識的反抗;對印度當代偉大的物理學家玻色(Bose),科學是雙重反判,先被判了英國的統治,在背叛了印度教的道德宿命;在西方國家從伽利略到愛因斯坦都是反叛者。科學觀點也是如此,需要反叛當時的主流文化才能增進科學的進步,像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反叛了當時主流的托勒密的地心說;普朗克的量子論等等,若是科學不再反抗權威,那麼科學就配不上最聰明孩子的才智。除此此外我覺得反叛除了是反抗當地的主流文化,更是一種質疑的態度, 質疑先人所提出的理論,像亞里斯多德的四元素說、哥白尼的日心說……。

戴森也是一個經典的反叛的科學家,當眾人都在尋找一個函數代表世間的萬物時,戴森直言不諱,說不論是簡化論還是反簡化論,都不是他的宇宙觀點,他只是一個廣大旅程中的過客,與其找世間萬物的解答不如看看那特別的風景,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黑洞就是它的一個特殊解,可是發現它的羅伯特·奧本海默並沒有看見黑洞的美,反而去尋找那個萬物的解。

科學從來不是找到真理,而是由許多個不完整的矛盾觀點所組成,如果科學即是真理,那麼就不會有“反叛”的科學家,因為反叛會經過理性與縝密的思考後,對過往的觀點進行改正。

地球的重生:讀《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今年的夏天怎麼那麼酷熱?極端氣候發威、熱浪再襲英國、法國力抗「怪獸」野火!極端氣候加劇全球經濟衰退!你有沒有發現,這幾年來好像常常聽到「極端氣候」這個名詞,好像所有的問題都是它造成的?但你又感覺沒有關係,反正天氣熱就去游泳,還可以享受沙灘呢。但在遙遠的另一端,卻有著上千甚至上萬人正因此而死去但你卻無從得知。等到你變成了他們,一切都來不及了!

諸如上述的情形,作者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將從日常生活中,帶著你了解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後果以及如何預防氣候變遷。

請問正在看本篇文章的你,是否正開著冷氣?

 極端氣候發生之後將產生許多連鎖反應,而每一個反應都足以造成悲劇, 小到熱浪、洪水氾濫、糧食短缺,大到瘟疫、淡水枯死、經濟瓦解,即使是最小的災難,代價也是數以千計生物的死亡。極端氣候早在 18 世紀便有學者察覺,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賽斯(Thomas Robert Malthus)認為,經濟成長不可能持續而不間斷,因為每當糧食大豐收,人口便因而增加,糧食的需求也同時因應而生。在當時世界僅 10 億人口。而現在世界人口多達 70 億,但是來自農地的糧食並非永無止境,每當我們在使用碳排放量高的電器設備,都在為地球蓄力下一次熱浪。

原本千年一次的熱浪已經變成百年甚至年年發生,連植物也無法生存。研究報告指出,地球升溫 2 度,地中海與印度等區域便會發生乾旱。玉米、高粱等糧食都會遭殃,全球糧食便會開始吃緊。升溫 3 度,中美等區域也要遭殃, 我們平時吃的米飯、麵等食物,或許再也無法吃到了。同時,乾旱與熱浪也代表著暴雨會更頻繁地發生,倘若未來每天都要面對著熱浪、洪水、糧食危機, 這還是我們記憶中的地球嗎?絕對不是。現在已經在改變,未來的變化只會更劇烈!現在回到剛開始的問題,請問你還開著冷氣嗎?

我們是第一個看到氣候惡化的一代,也是最有機會補救的一代。

 誰都不希望災難發生,只要願意認真觀察,就可以看出災難即將來臨。早在 19 世紀中期,延得耳(John Tyndall)和富特(Eunice Foote)就發現溫室效 應,但是當時的人們醉心於經濟起飛與各種新發明,並不想理會也沒有人把它當一回事。如今,不想理會是不可能的,氣溫 40 度人們就哀嚎遍野,希望氣溫不要再上升。我們現在正經歷著極端氣候中的致命熱浪,如果我們繼續不把極端氣候當一回事,更多的災難就會降臨到我們身上。

想像一下,熱浪持續來襲,而你正在戶外活動並下著雨,所以濕氣便會導致身體無法正常排汗,你可能會中暑、暈倒、休克等。現在再把上述情形加上瘟疫、糧食短缺、洪水氾濫、經濟瓦解,這可能就是我們的未來!我相信誰都不希望災難發生,地球的資源並非無限,而解決極端氣候的方法其實非常簡 單,相信你一定知道,可能是減少使用碳排放量高的設備,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例如:公車、捷運。雖然萬事起頭難,但是只要堅持,未來便會是美好的。

作者在書中強調「氣候變遷呈現出最振奮人心的面向,是在殘酷中仍然凸顯人類的力量,並以此呼喚全世界團結一致,一起行動。」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或許人心險惡,但是面對災難時,即使是壞人,也會與大家共同面對困難。

極端氣侯絕對不會在 10 年內結束,地球升溫 2 度已成定局,但是在歷史 中,人們已經多次將「不可能」改變為「可能」。其實可能與不可能不過是我們面對事物時,為自己在終點前,打開或關上那必經之路的門。雖然我們無法阻止災難發生,但是我們可以預防它們、了解它們,在最壞的結果中築起一面牆來擋住曾經發生的過錯。請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因為我們是最有機會補救的一代!

撲翅抬爪,踏盡天涯:讀《雞冠天下》

提到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的動物,絕大多數人不免會想到那汪汪叫的忠實朋友,與那睥睨世人的「喵星人」。這兩者可都擁有數量可觀的愛好者,其影響力當得起一聲無遠弗屆。然而還有個物種,或許不能在你懷中柔順取寵,或於展示櫃中華燈招展,卻在一步一腳印間牽動著全球的經濟乃至政治局勢;牠的身影或許無法使你動容,卻能使世界波瀾。

牠就是雞。

在《雞冠天下》中,作者呈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事實。倘若你認為前述屬於誇大,請把目光移向近年最討人注目的新冠疫情。隨著醫療上的突破,全球得以漸漸穩住情況,減少許多悲劇。而疫苗當屬其中重大福音。那麼讓我們追本溯源,看看這掀起革命燈海的始祖甚麼來頭。

一八七九年,巴黎巴斯德研究院中,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巴斯德與其助手尙博朗使用了培養微生物的完美介質:雞高湯。那些芽孢桿菌得以成功存活,巴斯德則得以對病原體進行操作。他接下了這美妙的機會。隔年一月,實驗室中八十多隻雞受到接種,而處理過的病原體成功讓雞隻產生免疫力,同時不致 病。這首支人造疫苗的研發生產,無疑是人類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

而時至如今,雞已成了全球流感疫苗最主要的供應來源。

雞湯的成就則絕不僅止於傑出的培養介質。古老的藥方撐過了時間與醫學的考驗,從羅馬時代作家筆下的「治療痢疾極為有效」,至二零零零年發表於《胸腔醫學》的報告中所提及「具抗發炎等效果」,它自我證明並非古人無知時信個心安。人家有著真材實料。

那麼在人們的科技還未進步至能有這種發揮前,雞難道就曖曖不光了?除了作為前人倚仗的二足類醫藥箱,牠可還端坐過好一陣的神壇。沒錯,從日耳曼墓穴到日本神社,自公元初翻扉頁,牠便以光明、真理、復活的象徵躍然橫跨歐亞的數十個宗教。說雞望盡帝國的升落,聽遍宗教的興衰,亦不為過。

除了行走過悠悠時間長河,書中亦提及雞在空間上踏足的驚人旅程。牠無法如黑白兀鷲展翅戾天,或似遊隼俯同風生,卻成了世上最會遷徙的鳥類。那經漫長演化而來的足印,隨同文明消長印在了地球上每一個角落,建構起繁複壯闊的行跡。搭配分子生物學等與時俱進的尖端科技,科學家仍在努力將其釐清;有許多謎團猶懸未解。看來雞在你家廚房燦然活躍,亦於學術殿堂得人矚目。

這本書自封面便強調著雞的舉世無雙。細膩的文筆拼湊雞在各地的舞台, 引人入勝。作為如此徹底融入人類社會的動物,雞與我們密不可分,卻又疏遠陌生。乍看微不足道,又絕對地舉足輕重。書中所述種種,皆讓人驚嘆於其所涉之廣。

用神秘形容牠,必然使某些人略感違和;然而此一說法又實在難以否認。稍微想想,便會發現我們認識的雞太單薄了。我們能在腦中描繪出牠的輪廓, 此外卻難以更有太多突破。

許多人都知道雞蛋能主持一場悅人且充實的早餐,卻鮮有人知它自一九五零年代便被用以研究腫瘤的發展。人們對那鮮紅的雞冠都有三分印象,但「玫瑰冠」大概又是全然陌生。事實上對它的深入研究,有助於研究人員了解精子游動機制如何受到破壞,進一步探究人類男性低生育率背後原因。

這樣奇妙的生物,值得我們好好認識一番。越是認識,越是驚異。引述筆者在書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段話:假如明天醒來,所有貓狗連同那些奇奇怪怪的鸚鵡、沙鼠甚麼的全都消失了,人們大概會如喪考妣、哀痛不已,但對全球經濟或國際政治而言,卻沒啥衝擊。然而這世界要是突然失去了雞,馬上就會面臨災難。此話乍聞,難免疑其誇大;而翻書細讀,恍然悟其懇切。

拯救暖化危機,從你我做起:讀《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我們地球現在到底變得怎麼樣了?」就在 2022 暑假開學後不到一個禮拜,九月四號上午北加州爆發兩場野火,至少有 123

座建築受到了火焰的影響、50 座被毀的建築; 2020 年加州的森林大火面積已經高過 1950 年六倍以上1,種種的噩耗,始作傭者其實都是我們熟知的「全球暖化」。

打開手機、報章雜誌,最先跳出的不是獨家報導,就是明星們的八卦新聞。自 1988 年科學家漢森在美國國會把全球暖化公諸於世,再到 2007 年揭發政府與同行的各項數據,至今 34 年的時間,人們對於這項議題漸漸感到疲乏。全球暖化是一步一腳印形成的,而不是像近年新冠肺炎散播般短時間內造成人民的恐慌。即便全球暖化最後帶來的悲劇可能是我們這一代感受不到的,難道我們就選擇慢慢忽視嗎?

全球暖化無處不在,那我們該如何正視呢?或許本書可以給你新的啟發。

隨著科技的發展,全球暖化的問題每況愈下,科技真的能夠趕得上全球暖化

的速度嗎?「許多矽谷人不擔心失控的氣候變遷,反倒擔心失控的人工智慧」,這句話套用在現今的社會再適合不過,人們現在不斷開發新的技術,但許多資源和心力卻沒有對地球有實質的幫助。2017 年 10 月,索菲亞成為沙烏地阿拉伯公民,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國籍的機器人,這點是人工智慧裡的一大進步。但同年的葡萄牙,在 6 月及 10 月發生森林大火,一共造成 111 人死亡、295 人受傷, 使得葡萄牙內政部長因此引咎下臺。當人們在網路上搜尋資料時也會發現兩者的相關資料與報導呈現鮮明的對比,那究竟是科技重要呢?還是愛護地球為先?其中就存在著風險及疑慮。

從 1992 年到 2015 年,地球上的陸塊已有 22%被人類改得面目全非。人類來到這個世界後,不斷摧殘地球,真正的「自然」已不復存在,「人類世」一詞隨之浮現,象徵著環境告急、混亂動🗎的社會,而身處其中的人們該如何生存? 照此種情勢走下去,人類未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將取決於全球暖化這項條件,而無法僅依靠科技的力量讓生活無限延伸,全球氣溫不斷上漲甚至會造成饑荒與大

規模死亡。但就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聯合國大會認為部分破壞已無法挽回,氣候科學觀測站也傳來壞消息時,仍說「只要肯去改變,我們就有希望」。思考全球暖化時不該是以是否還有希望的心態,而是懷抱著再不做就太遲的態度面對,對未來始終充滿理想,才有活下去的動力,這便是作者要傳遞給讀者的訊息。

最後,本書並不只是羅列各項事件、談論科學家們和作者的看法,更具意義的是一種發聲。作者本身是現任《紐約》雜誌副總編輯,而非環保組織的一員或是科學家,但卻站在讀者的角度,蒐集各個事件並與各方科學家進行探討,甚至創立「2038 播客」節目和出版書籍來敲響警鐘。文章中作者把缺水危機歸咎到政治問題,草率的都市開發使充足的資源逐漸匱乏,但真的是這樣嗎?大部分國家的代表是由人民決定出來的,既然我們賦予政府權責,那麼問題的因果又該由誰來承擔?措施做不好就該肆無忌憚的批評,自己卻置身事外嗎?

到這裡,作者的理念其實已經實現了。

全球暖化議題是要多元的去探討每個面向,採納多元的意見。盲目地接受政府與科學家的數據與看法及公眾人物的譁眾取寵,比起全球暖化更為可怕。作者也在結尾呼籲讀者不要懷疑自己的獨特性,要自主的思考,因為此書不是全球暖化的十誡,也不是解決所有環境問題的藥方,更像是「全球暖化」的導讀,讓讀者有獨立的思考空間來判斷這項議題,而非人云亦云。

荀子曾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防止全球暖化刻不容緩,人們不能再掩耳盜鈴,若在地球的反噬前仍然不作為,所有的人都將大劫難逃。是時候該讓大自然、地球反璞歸真,因為「我們是第一個看到氣候惡化的一代,也是最後一個有機會補救的一代」。

你,準備開始改變、一起挽救全球暖化危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