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假新聞

拆穿假新聞

文/管中祥 
圖/本報資料照片

假新聞的議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國政府也在研議對策,打擊這些影響民眾生活、社會民主及國家安全的虛假資訊。

的確,假新聞造成了社會不安與民眾恐慌,但卻也不是什麼新鮮事。1896年,梁啟超在上海創立《時務報》時,在創刊號上寫了一篇名為〈論報館有益於國事〉的文章,裡頭提到西方及日本報業的5項弊病,其中就有「記載不實,僅憑市虎之口,罔懲夕雞之嫌,甚乃揣摩眾情,臆造詭說⋯⋯蹈襲陳言,剿撮塗說,或乃才盡為憂,敷衍塞責,討論軼聞,紀述游覽,義無足取,言之無文」等現象,其實,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假新聞。

依照First Deaft對假新聞的定義就包括了:以虛構新聞內容欺騙讀者、真實內容被置於錯誤的脈絡、真實訊息或意象被刻意操弄來欺騙。簡單說,所謂的假新聞,就是指故意虛構或者扭曲事實,藉此改變他人認知,來達到特定目的新聞。

為什麼會有假新聞?我們可以從生產者、傳輸者、接收者3個面向一一來看。

●為何生產?為達特定目的 扭曲虛構

首先,假新聞是有人刻意製造的。例如,2005年,有媒體報導殯葬業者將祭祀死者的「腳尾飯」再次販賣,引起消費者恐慌,後來發現這是市議員自編自導自拍的「揭弊報導」;而「關西機場」事件中,網友「GuRuGuRu」在PTT發文表示,自己搭乘中國駐日使館提供的巴士從機場脫困前往大阪,但詢問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是否能提供協助時卻被拒絕,引發網友討論及媒體報導,後來也被證實這是假的消息。

●為何傳播?受限專業人力 查證不足

一旦這些假消息透過媒體傳播就成了假新聞,而媒體為什麼會這樣做?除了有些媒體刻意配合消息來源意圖炒作,過度的市場競爭及有限的專業能力也是導致不願查證或查證不足的重要原因,特別當記者人力不足,又被要求快速生產新聞,或者媒體老闆想要譁眾取寵,意圖刺激觀眾收視時,這樣的現象就更容易發生。這不單是媒體「素質」的問題,也反應了台灣的媒體環境及傳播政策需要再作調整。

最後,如果閱聽眾輕易相信這些訊息,甚至協助廣傳,假新聞就更容易擴散、被信以為真。

●為何相信?習慣特定媒體 不疑有他

閱聽眾為什麼會相信假新聞?其實有各種不同的理由。有時候我們已經習慣閱讀特定媒體,對這些媒體建立信賴感,自然會容易相信他所作的報導;有時則是因為我們的專業知識不足,當媒體引用權威性的消息來源,我們也較會受到影響,特別是跟「科學」有關的報導,我們會更信賴媒體或專家;還有,當我們有某種需求或認同時,也較會相信媒體報導,例如,想減肥的人就很容易相信新聞裡的瘦身資訊,當媒體的政黨傾向和你相同,你往往也會直覺地相信他所說的就是對的。

●如何解決?合理機制管理 給好環境

如何解決假新聞的問題,除了政府得在不傷害新聞自由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創造更好的媒體環境,讓包括公廣集團在內的優質媒體得以生存,提供民眾多元的選擇外,作為閱聽眾也得檢視自己的閱讀習慣,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質疑、多一些比較、多一些查證,不要輕信媒體所作的報導,更不要成為協助散布假新聞的「生產性消費者」。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08期